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在母体怀孕期间,尤其是前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发育过程发生障碍而导致的心脏结构异常,或者是出生后本应自然闭合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其发生的具体原因不太明了,但大多数是由于孕妇在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内受病毒感染、药物、放射性辐射、遗传因素、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等导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
临床上观察,有少数膜部的小室间隔缺损在3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功能不全、紫绀、发育落后、抵抗力下降等为主要表现。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孩子患有先心病呢?如何治疗及护理呢?下面,我为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首先,早期发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尤其是心脏病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许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先心病都有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许多先心病可以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因此,及早发现可疑症状,以便及时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如何发现先心病呢?早期的孕期检查,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一部分先心病,当然,这项技术要求较高,只有一些专业的妇幼保健院和心脏中心可以开展。
孩子出生后,要细致观察,如果孩子有以下几种症状要引起注意,及早就医:
1、婴儿口唇、面部青紫;
2、哭声低微,声音嘶哑;
3、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吃奶无力;
4、吃奶少,体重增长不明显或体重减少;
5、爱哭闹,出汗多,活动或哭吵后唇周发紫;
6、反复出现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且治疗费时,恢复缓慢。
其次,及早治疗
近些年来,国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手术方面发展很快,大多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手术纠治的成功率已达95%以上。但是,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及边缘地区医疗水平进展仍然落后,治疗观念更新滞后,加上有些患儿因家长忙碌、疏忽,延迟求医,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严重,增加手术风险,甚至失去手术机会。在此,我们要提醒家长:
1、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心脏畸形性质、程度,尽早决定手术合适的年龄,摒弃“孩子太小,经不起手术”的想法,以免延误病情。
2、对那些临床无症状的先心病儿童,可能暂时不需手术,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期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心肺负荷的情况,及时决定手术时机。
3、对于暂时不需手术,处于等待手术时期的患儿,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对蛀牙、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出现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加重心肺负担。
4、疫苗接种应因人而宜,如果孩子免疫力较强,很少感冒、肺炎,可以考虑接种。如果免疫力差,容易患上感、肺炎,或者接种疫苗后出现上感、肺炎,就不宜再接种疫苗了。
第三,积极引导孩子,细心护理
除了医生的积极治疗,家长的细心护理同样重要,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积极引导孩子,避免娇惯,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避免加重患儿心脏负担。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患儿剧烈哭闹、情绪过度波动。
2、对于那些心功能不全的孩子,由于出汗较多,必须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在夏天要勤洗澡,勤换衣裤。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
3、孩子要少食多餐,饮食尽量多样化,易于消化,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心功能不全,吸奶无力,喂养比较困难,吃奶时会出现气促、乏力、大汗,影响进食,可考虑应用滴管滴入,从而减轻患儿体力消耗。
4、保持孩子大便通畅。当孩子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时,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如果孩子2-3天无大便,可以用开塞露通便。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应根据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6、定期到医院随诊,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补钾药物,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严格遵守剂量,以确保疗效。
7、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由于术后早期抵抗力较差,尤其术后前3个月要加强护理。注意饮食营养,进、出量要平衡;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对于大龄患儿,要给予安慰和鼓励,防止其背上思想包袱;保证睡眠充足,休息良好,顺利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