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喂药困难,惧怕打针,西药副作用明显,而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在于安全有效,不会对肝肾增加负担,正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是无毒、无创、无污染、无痛苦的绿色疗法。笔者经过长期收集整理,总结了部分儿科常见疾病的外治疗法,现列举如下:
一、感冒
(1)热熨疗法:取苍术,麻黄各50克加水500毫升,与鸡蛋同煮30分钟,待药性浸透鸡蛋内,乘热用鸡蛋滚熨双侧肺俞穴和双侧涌泉穴,冷后再煮,如此反复3~5次。注意不能烫伤患儿。用于外感咳嗽。
(2)水浴疗法:将生姜15~30克捣碎煎汤,冷却至温度适宜,给患儿洗澡,洗后擦干,保暖使患儿微汗。每日1次。用于风寒感冒。
(3)药物雾化法:鱼腥草20克,远志、葶苈子各10克煎药液40毫升,分2~4次超声雾化吸入。用于感冒夹痰者。
(4)推拿疗法:常规方法为:推攒竹,分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掐总筋,分阴阳,推三关,推六腑,揉膻中,揉肺俞。风寒者加拿风池,拿合谷,揉二扇门,掐阳池,多推上三关以辛温解表。风热者加清补脾胃,揉中脘,摩腹。夹痰者加按揉天突,擦胸,按揉乳旁、乳根。夹惊者加清心经,清肝经,掐十王,掐老龙,水底捞明月,大清天河水。
(7)针灸疗法:针刺风池、合谷、大椎、风门、肺俞。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寒感冒;针刺大椎、曲池、鱼际、外关、少商。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热感冒。
二、咳嗽
1.贴敷疗法:丁香、肉桂各3g,共为末。温水调敷肺俞穴,固定。每日换1次。用于气虚咳嗽。
2.针灸疗法:①天突、曲池、内关、丰隆。②肺俞、尺泽、太白、太冲。每日取1组,两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中等刺激,或针后加灸。用于气虚咳嗽。
三、肺炎喘嗽
1.桑叶、知母各15g,杏仁、前胡、白前各10g,桔梗6g,甘草3g,银花、鱼腥草各20g。制成雾化剂,超声雾化吸人。每次10分钟,1日2次,5~7天为1疗程。用于风热闭肺证。
2.肉桂12g,丁香16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15g,当归、红花、赤芍、川芎、透骨草各30So制成10%油膏敷背部:,1日2次,5~7天为1疗程。用于肺部湿性哕音久不消失者,
3.拔罐疗法
取穴肩胛双侧下部,用拔罐法,每次5~10分钟。1日1次,5天为1疗程。用于肺炎后期哕音不消失者。
4.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配穴:痰热闭肺,加少商、丰隆、曲池、中脘;阳气虚脱,加气海、关元、百会。
四、哮喘
1.贴敷疗法
白芥子、延胡索各21g,甘遂、细辛各12g,共研细末,分成3份,每隔10天使用1份。用时取药末1份,加生姜汁调稠如1分钱币大,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膻中穴,贴2~4小时揭去。若贴后皮肤发红,局部出现小疱疹,可提前揭去。贴药时间为每年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3次,连用3年。 ‘
2.针灸疗法
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咳嗽痰多者,加膻中、丰隆。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足三里、肾俞、关元、脾俞。每次取3-4穴,轻刺加灸,隔日1次。在好发季节前作预防性治疗。
五、泄泻
1.艾灸疗法:艾条1根,点燃后依次灸中脘、天枢、关元穴,至皮肤有温热感,反复计15~20分钟,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或是取神阙穴,将艾条点燃后,先用温和灸,至有温热感,然后用雀啄灸,时间10分钟。每日1~2次。用于风寒泄及伤食泄。
2.火罐疗法:神阙、气海、天枢(双)、长强依次进行,每穴10分钟,长强穴连用4次,每次间隔5~10分钟。每天拔罐1次,拔后用手掌按摩。用于各类证型的泄泻。
3.针刺疗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脘,伤食加刺四缝,水样便多加水分。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2次。
4. 推拿疗法:补脾土400次,推大肠400次,清小肠300次,摩腹5分钟,揉脐5分钟,揉龟尾500次,推上七节200次,揉板门50次。偏于寒湿者,加揉外劳宫30次,揉天枢30次,按脾、胃俞各10次,以温中散寒祛湿;偏于湿热者,加清大肠400次,推上三关300次,推下六腑400次,以清利湿热。偏于食积者,加清脾胃300次,揉中脘5分钟,搓脐5分钟,拿肚角30次,以消食导滞。偏于脾虚者,加揉脾俞,胃俞各10次,捏脊5遍,揉足三里10次,以健补脾胃。
5.药饼敷贴法:将葱头3个、生姜2片一起捣烂,和干面一撮,再加鸡蛋清少许,调成一饼,隔水炖热,敷贴在小儿囟门上,1~2日后用温水洗去。用于风寒感冒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