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脑病诊疗康复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本文应用现代康复医学理念提出小儿脑瘫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提高患儿整体功能为目的;主张局部康复和整体治疗相结合,功能重建和异常姿势矫治相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传统医术推拿针灸相结合,主动运动康复和被动功能训练相结合,药物应用和非药物配合治疗相结合,医疗康复和家庭康复、社会康复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才是小儿脑瘫临床康复的方向。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周正
【关键词】现代康复医学;康复理念 ;脑性瘫痪;功能;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康复医学在理念上是以提高机体生存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社会行为为宗旨;在方法上以临床治疗学为本,以物理治疗为主,以工程技术、社会、心理、教育等多种措施为辅;在治疗方向上着重于人体功能(包括认知和感觉)的测定、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通过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来改善个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状况。WHO总干事布伦特博士(Dr. G. H. Brundtland)说过:21世纪人类卫生问题最大的挑战将是改善生存质量,健康将成为人们享受生活最重要的前提。
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语言行为异常,感知觉异常等多种发育性障碍 [1] 。脑瘫康复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医疗、教育、社会等康复手段,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最大程度的恢复和补偿。改善运动功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交流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康复医学通过恢复运动、语言、心理、认知以及个人自立所需的其他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手段以多种非临床性的“功能治疗”为重,如物理、作业、语言、心理治疗及矫形器等,尤其强调伤病患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脑瘫患儿的康复,我们主张综合性干预康复,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融入社会生活中;其最终目的是建立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因此,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在康复治疗的理念和技术上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原则上,应纠正倚重运动康复,轻视综合康复;重视局部康复,轻视整体治疗;重视药物应用,轻视非药物治疗的现状;为我国小儿康复医学的发展开辟新思路。
1. 局部康复和整体治疗相结合。
小儿脑瘫是致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患儿常合并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视力障碍、听觉障碍、口面功能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牙齿发育不良、情绪行为异常等表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减轻患儿的致残性。另一方面,脑瘫患儿由于素体虚弱,康复治疗年龄较小,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不仅影响康复效果,而且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脑瘫患儿均有运动障碍,且多伴有各种各样的认知功能障碍,两者相互影响;认知功能的改善,有时也能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因此,在功能训练、肢体运动康复的同时要重视整体治疗,并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且相关疾病也直接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如智力差的患儿多不配合训练,治疗困难,效果差;视觉障碍、听觉及语言障碍的患儿,同样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癫痫的反复发作也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直接影响脑瘫的整体康复效果。所以,在脑瘫功能评定时,一定要进行包括认知方面的全面评定,早期发现系统综合治疗,做到局部康复和整体治疗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康复效果。
2.功能重建和异常姿势矫治相结合。
脑性瘫痪患儿病程日久,年龄较大者多出现严重的姿势异常和功能失用,有些重症患儿甚至出现肌肉挛缩,关节固定,手术治疗也难以恢复 。依据现代康复理念脑瘫儿童康复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独立生活,参与社会中,因此我们把治疗的重点就放在功能重建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能力上;如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要加强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作业疗法,生活如厕训练,语言训练,认知教育等。不能只强调异常姿势的矫正改善;为了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不必要对每一个姿势都进行训练,只要从正常的姿势、运动中抽出基本的运动功能来诱发强化即可。其基本的运动功能的诱发和强化,应考虑结合粗大运动动作和精细运动动作获得而进行。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其异常运动模式,同时进行正常的发育诱导;促进其正常运动模式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能够回归社会,是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
现代康复技术是建立于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功能恢复训练被认为是神经康复、运动康复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内容。中医推拿按摩针灸也可被视为功能训练的内容,推拿的运动关节类手法与持续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术,麦肯基力学疗法联系密切,又有所区别。中医认为脑瘫的主要发病机理为痰瘀阻窍,经络不通;治疗原则应以疏通经络,改善运动,矫正异常姿势为主,我们常用的以“疏通矫治”手法为代表的中医综合康复手法,疗效显著;该手法包括“循经推按、穴位点压、异常肌肉按摩、姿势矫正”等主要内容,吸收了传统与现代康复技术的精华,以循经推按手法为主,疏通经络;以穴位点压、异常肌肉按摩手法,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以姿势矫正手法,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该手法符合脑性瘫痪的病因病机及现代康复理论【3】。推拿按摩及中医针灸和现代康复理论关系密切,配合治疗疗效显著,应深入研究,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
4.主动运动康复和被动功能训练相结合。
小儿脑瘫在临床康复中要重视主动运动训练。因为运动训练也称恢复训练,其方法是功能训练,其目的是功能恢复,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积极有趣,具有临床治疗和日常生活活动的过渡性,具有渐进性和选择性,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综合。运动训练所进行的肌肉活动和多种功能训练,诱导和发展高级的自动反应,调节神经反射,改变神经体液因素,使人体的多种机能产生相应的影响和改变,一段训练后,常可逆转原来失调的机能状态,重获较好的运动能力。主动运动是在没有辅助情况下患儿自己完成的运动,主动运动过程中,患儿不仅可以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纠正异常姿势,改善局部和全身机能;同时治疗过程中设法加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以引导患儿作自主运动,主动参与,主动训练;并增添患儿在治疗中的乐趣,可明显提高临床康复效果,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尤其是脑瘫患儿在理学疗法如Bobath法、Vojta法等方法和推拿按摩综合治疗的同时,加强主动翻身、主动爬行、主动抓握及站立的训练,对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生活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主动运动功能训练也能促进脑损伤功能的恢复,起到良好的多重治疗效果。脑瘫康复的根本是促进患儿身心的正常发育,即通过运动功能训练等疗法来促进正常运动姿势发育,控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所以运动功能训练是脑瘫康复的核心。
5.药物应用和非药物配合治疗相结合。
脑瘫患儿常用的药物有脑神经营养剂、肌肉松弛剂等,尤其是脑神经营养剂在国内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制剂,有些制剂对脑瘫的作用如何?尚缺乏有力证据。应该科学分析,慎重对待,防止药物滥用,以免给患儿造成不良后果,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我们临床发现,药物治疗对较小的婴幼儿患者或有器质性损伤者,疗效尚可;较大儿童应以功能训练,非药物治疗综合性康复为主。因为,人的大脑发育最旺盛时期在0-3岁,尤其是生后1年内,大脑发育最迅速,是脑发育的关键期,此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后恢复效果好。基于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康复治疗的基础[4]。所以,小儿脑损伤早期,药物治疗配合非药物综合康复疗法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较大儿童3岁后用药要慎重,药物治疗只有必要时才应使用,但它不能替代其他功能训练。所以,临床上存在以药物治疗为主导,单纯强调药物应用、穴位注射、高压氧治疗,忽视功能训练,综合康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医疗康复和家庭康复、社会康复相结合。
我们对脑瘫患儿是采用医疗康复、家庭康复和社会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并给予现代康复疗法结合传统康复技术,既进行了医院的突击治疗,改善了脑病损伤区的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有效、规律、持久的家庭康复。并将这种方法融入到家庭康复中去,是适合我国国情,目前较理想的康复模式。由于脑瘫患儿的大脑是在发育期间受到损害,所以不仅运动发育受到影响,且感觉方面如:视觉、听觉、对物体的识别能力与外界沟通能力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帮助及诱导患者克服在智能上的缺陷,使他们能与同龄儿童一样的快乐成长,这重任就落到医生、治疗师、家长及教师身上;其中家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切日常生活、动作如穿衣、刷牙、上厕所等都需要在家长的帮助或指导下完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脑瘫患儿同正常儿童相比,多有暴躁、孤僻、怪异、自卑、依赖性大等病态心理。因此,家长不仅要用特殊的方式来帮助患儿克服生理上的各种缺陷,而且要用特殊的方法来教导患儿如何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患儿以各种方式与外界沟通等。必须教会家长如何去做,树立信心,认真刻苦地去学去练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脑瘫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家庭和社会是患儿的归宿。脑瘫儿童的生存、生活质量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陈秀洁.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2007,29(5):309
[2] 李树春,李晓捷 .主编 .儿童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7。
【3】马丙祥等.“疏通矫正”手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第1届国际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第22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论文汇编,2005,58~65
[4] 缪鸿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5.1.(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