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对于人的重要性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胃在五行属土,位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各种营养物质)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
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概念有何不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杨国红
西医的脾是实质性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与机体的消化功能及循环功能无关,在胚胎时期生成各种血细胞,成人后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繁殖场所,对免疫有作用。脾窦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还可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异物等,脾窦还可储存一部分血液,当身体需要时,可释放入血。
中医的"脾"是藏象,除了解剖概念,更多得是功能概念,概括了消化系统和部分循环系统的功能,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与四肢等。中医的脾的功能是1,主运化水谷,也就是消化。2,主升,也就是把食物中的营养输送到心肺,并防止内脏下垂。3,主统血,也就是为血液运行提供约束力和控制力,防止出血,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脾与胃的关系是表里络属关系: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的任务。
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运送到心肺头目,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胃主通降,包括将受纳腐熟的食物下行入小肠,再将食物残渣下输入大肠,大肠传化糟粕。脾升胃降保证消化吸收、排泄废物的过程正常进行。
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所谓脾喜燥恶湿,是指脾不健运,会造成水湿停滞;水湿停滞反过来又能影响脾的运化作用。所谓胃喜润恶燥,是指胃的津液充足,受纳腐熟功能就正常,饮食水谷就能经过分解而有节制地润降于肠中。
脾与胃的关系,是阴阳相合,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饮食消化吸收的正常功能。如果升降失调,就会互相影响。清气不升必然会导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会影响清气不升。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查查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口味――脾开窍于口,脾虚人的口味淡、无胃口。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胃中积热有关。
口水多――也是脾虚的征象,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水湿不化,人的口水就多,经常吐涎。睡觉时会流口水。
四肢乏力――经常疲倦,没精打采,也是脾气虚的表现。
常见的脾胃病有哪些?
胃痛、泄泻、呕吐、反酸、嗳气、痢疾、便
脾胃有病可累计五脏
脾胃居于中焦,在五行属土,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很多疾病。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心主血脉,脾化生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所以心血虚的病人,要从脾胃着手治疗,比如心悸、气短、失眠、乏力,要用归脾汤。归脾汤中主要药物为党参、黄芪就是补气药。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脾生血、肝藏血,肝气的条达、疏泄,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脾胃虚,不能化生精微营养肝脏,就会导致肝气郁结,因为脾属土、肝属木,中医有句术语叫“土壅木郁”。有些人常常是脘腹胀满牵及两胁,嗳气、吞酸、口淡、乏力,治疗这种病,需要健脾疏肝,用逍遥散。方中有健脾的白术、茯苓、大枣,还有疏肝的柴胡、当归、白芍。
脾胃与肺,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中医有句话叫脾胃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二者是母子关系,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所以治疗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肺病时,要加用补脾胃的药物,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脾与肾,是先后天的关系,脾虚不能化生精微以充养肾,往往肾也虚。人肾的精气强弱,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冷。
脾胃一起养
脾胃为后天之本,养生须先养脾胃。
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虽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样,但必须一起养。
1.饮食调养
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因此要养好脾胃,须注意生、冷、撑。
脾胃最喜欢细碎的食物。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做到反复咀嚼,你的健康状况就会明显好于同龄人。
药最伤脾胃。很多西药都会刺激肠胃,比如硫酸亚铁、氨茶碱等会让人恶心、呕吐;胍乙啶、心得安等会引起腹泻;阿司匹林会引起胃痛;一些苦寒类的中药,如板蓝根、六神丸等,虚寒体质、经常拉肚子的人不宜久服。
――饮食有节、细嚼慢咽、忌食生冷
2.情志调养
脾在志为思,思虑伤脾,过于思虑的人容易不思饮食、食后腹胀,所以良好的情绪对脾胃功能的影响很大。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心情愉悦,气血调达,脾胃升降有序,消化吸收就正常。
3.运动调养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适当活动、运动有助健康。目前生活条件好,出门就坐车,回家看电视,吃得好、活动少,结果很多疾病找上门来,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症、消化不良等。适当活动、运动有助脾胃的消化吸收。
脾虚的人不能吃什么?
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会使肝气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这样就会使弱者愈弱。所以平时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虚症状的人要少食。如果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也不宜吃,否则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另外,脾虚的人还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笕莱、茭白、葛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绿豆腐、肢麦等。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有鸭肉、猪甲鱼肉、牡颇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有养山檀、萝卜、香菜等。
脾虚的人吃些什么食物好?
宜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灿米、锅巴(焦锅)、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证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推荐脾虚者可选用的食疗方
①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于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②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③大枣。
性温,味曾,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干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甲养脾”的记载。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搪、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健脾也可用山药、白术、意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通常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婉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效果会更好。
3款养生粥健胃开脾促消化
炎热的天气总让人觉得食欲不振,正因为如此,既能饱腹,又好消化的粥,成了夏天很多人的选择。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夏天煮的养生粥。
扁豆粥
做法:大米20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薏米粥
做法:大米200克,薏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薏米具有健脾除湿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腹泻、水肿及皮肤扁平疣等病症。
神曲粳米粥
做法:神曲10克一15克,粳米适量。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后,去渣,入粳米,一同煮成稀粥。
功效:消食,健脾。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伏天食用八种食物清热去火养胃
三伏天,让很多人都没了胃口,夏季吃得对,胃口就好,能防酷暑;吃不对,则越吃越没劲儿,不利于健康。其实,夏天的饮食以清补为主,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下面为您推荐食中“八宝”,非常适合伏天清补。
菜:黄瓜
推荐理由: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 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 盐。
鲜:鲤鱼
推荐理由: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菌:木耳
推荐理由: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肉:鸭肉
推荐理由:四季之中,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多吃鸭。”鸭肉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谷:薏米
推荐理由: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粥:绿豆粥
推荐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 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
饮:酸梅汤
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瓜:西瓜
推荐理由: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