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叔现年52岁,平时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对任何事情都持满不在乎的态度。初冬的一天,北风阵阵,陈大叔正玩电脑尽兴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右手不听使唤了,赶快站起来甩甩上臂,片刻右手又恢复了正常,陈大叔认为玩电脑时间长啦,肢体发困,也要罢工了。中午吃饭时,陈大叔把这事儿告诉了自己的老伴王阿姨,王阿姨是个细心人,觉得不对劲,现在半身不遂挺多的,老陈整天抽烟不断,还喜欢喝二两,生活又不规律,是不是也想得脑血栓了,还是到医院看看吧。陈大叔开始不同意去医院看病,这点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玩电脑时间长了些,手指发困不听使唤。经过王阿姨的耐心劝说陈大叔还是到了医院,然后挂号到神经内科就诊,坐诊张医师一听陈大叔和王阿姨的陈述病史,立刻提高了警惕,马上意识到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就是脑血栓前兆,需要立即住院治疗。陈大叔还不以为然,通过张医生的耐心解释,还是引起了陈大叔的重视,在王阿姨的督促下办理了住院手续。郑州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张道培
住院后主治大夫一边进行积极的防止血栓形成等治疗,一边对陈大叔的病情进行来详细的检查,包括脑血管的相关检查。陈大叔住院后倒是没有再次发作右手不听使唤,但是脑CT发现有陈旧性脑梗死灶,颈部血管彩超发现有颈动脉的斑块形成,脑血管彩超(TCD)发现有局部脑动脉狭窄,血脂检查发现有脂代谢紊乱(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张医生对陈大叔的病情分析深入浅出,指出右手不听使唤不是偶然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是在相对严重的脑血管病变基础上出现的脑缺血发作,自身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大量抽烟、高脂高盐饮食、运动较少和生活不归律等。通过多次查房耐心通俗的解释陈大叔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但是治疗4天后,病情一直未在发作,陈大叔怎么说也住不下去了,非要回家不可,医生及家人劝说无效,陈大叔还是出院了,对医生的叮嘱满口答应,不抽烟,少吃肥肉,生活规律,多做运动,按时服药等。一天晚上10点多钟在祥和、高兴的氛围中陈大叔离开了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
不妙的是,10天后在病房再次看到了陈大叔的身影,张医师给陈大叔打招呼时陈大叔只笑半天不出声,旁边的王阿姨满脸惆怅的解释到,老陈昨天晚上突然说话不清,吐字缓慢,晚上急诊就来住院了。上次回家就把医生交待的事全给抛到脑门后了,也不按时吃药,抽烟还是照样,晚上还是熬夜,每天离不开大肥肉。陈大叔这次面带愧色,遗憾的吞吞吐吐说着,“没…没…没听医…医…生的话,自己到真的患上脑血栓,这次可没有上次那么幸运症状一会儿就有恢复了正常。哎!这下子可残啦,只有慢慢治疗了,听从医生的吩咐,按时吃药打针,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好。”医生用了好长时间,费力的听清楚了陈大叔的表达意思。陈大叔在不流利的言语中流露着极端的无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英文简称TIA,是很危险的脑血栓前兆,常见症状包括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眩晕、口齿不利、视物不清等,往往不引起病人重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形成脑梗死,给治疗带来不便,而且多数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陈大叔的病情是一个很值得反思的病例,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存在,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而且详细的颅内外血管评估发现有脑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卒中高危证据,需要进行积极的二级预防(正规抗血小板、服药他汀类药物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卒中发作,不正规、足疗程的治疗势必带来严重的后果。当中老年人发现可疑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进行危险因素排查和认真的血管评估,以利于更好的做好卒中二级预防和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生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