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的发明和临床应用是近代胃肠病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消化内镜经历了硬式内镜、半可屈式内镜、纤维内镜(软质镜)及电子内镜和超声内镜的四代变革,已从单纯诊断的初期阶段进入融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微创介入技术的高级阶段,各种新型的功能各异的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胆道、放大、超声等电子内镜以及胶囊内镜,显著提高了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水平。现分别介绍几种新型消化内镜诊断技术:
一、染色内镜技术
染色内镜又称色素内镜,它应用染料对胃肠道黏膜进行染色,使病变与周围正常黏膜对比增强,可以发现肉眼观察难以发现的病变,有助于病变的发现、诊断及指导活检。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胃肠道粘膜病变,特别是在诊断早期胃、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我国王国清等在食管癌高发区对3022例40-69岁的人群通过碘染色进行内镜普查,发现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及浅表食管癌827例,其中有559例是碘染色后发现的。
二、电子染色技术(代表:NBI)
电子染色技术有代表性的是窄带滤波成像技术,即NBI。是在色素染色的基础上应用光学成像技术如特殊的滤光片,使构成白光各组份的光谱变窄,同时使短波长的蓝光成为相对主要的构成组份,主要通过观察粘膜表面的表浅血管以及腺管细微形状来进行诊断,同时无需进行染色剂的选择以及染色剂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染色内镜。随着放大内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NBI合并使用放大内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和微小血管形态如微血管的直径、走向、有无分支及螺旋状改变等,可以为内镜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
三、放大内镜
又称显微内镜,可将内镜下的物象放大80倍-150倍,可观察到8µm左右的胃粘膜表面及微血管的细微结构,通过放大内镜结合染色技术能明显提高对微小病变、微小结构的观察和判断,从而鉴别正常上皮、增生上皮、异型上皮和上皮性肿瘤,对于良恶性息肉、早期癌、萎缩性病变等可得到及时诊断,并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范围,为正确选择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四、超声内镜
为了弥补体表探测时出现盲区及内镜检查的某些局限性,内镜、超声探测仪联合装置?超声内镜(EUS)于1980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0余年的发展已使之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内镜诊断技术。到目前为止超声胃镜、超声肠镜、超声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下超声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术前TNM分期、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胆胰疾病进一步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
五、共聚焦内镜
是一种将微型共聚焦显微镜整合于传统内镜前端的新技术,其本身具有的放大1000倍的特性使在内镜检查同时能够对消化道粘膜病变进行实时组织学检查,可观察到的范围包括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结肠隐窝结构、血管和红细胞等,可在许多方面代替活检及体外染色的传统病理学检查,能指导活检,避免盲目活检和可疑病灶的漏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气囊小肠镜
目前有双气囊小肠镜、单气囊小肠镜两种,能对全小肠直视观察,同时还可以进行活检、粘膜染色、标记病变部位、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等处理,这是目前小肠疾病诊疗最有前途的技术,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确诊率达80%。此外,随着腹腔镜检查技术近年来不断提高和普及,硬镜和软镜的结合,有可能成为今后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七、胶囊内镜
2000年以色列开发出第一台胶囊内镜,为内镜检查开辟了一个新思路。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为81%,使得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明显进步,但对出血量比较大或伴有肠梗阻者不宜使用。目前的胶囊内镜还仅能用于检查,随着科学的进步,类似机器人的“内镜”,不但能诊断,还能对肠道病变进行“修复与治疗”。
总之,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是消化内镜的最终发展方向。由于胃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诊早治”的诊疗理念使得消化内镜肩负起胃肠肿瘤早期发现及治疗的重任。上述新型内镜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能够显示普通内镜无法显示的特殊微小结构,允许在内镜检查中进行虚拟组织学检查,甚至还可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功能诊断,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体现了内镜诊断向微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些新型的先进的内镜技术运用于临床将显著提高胃肠道早期癌肿和癌前病变(尤其是微小非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更有助于对这些病变进行内镜下准确分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而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运用消灭了消化道检查的最后一个盲区。
科技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创新必然推动消化内镜治疗平台,内镜器械及技术的提升和学科理论的完善,消化内镜的诊疗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