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中结肿块,坚硬如石,凸凹不平,形如岩穴,故名乳岩,又名奶岩、乳栗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癌。古代医家对此病论述甚多,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痛疼,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痛疼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
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50万乳腺癌发病,约有50万人左右死亡。乳腺癌发病率以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及西欧等最高,东欧及南欧国家次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最低。我国虽属乳腺癌低发区,但由于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也迅速地在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较西方国家约提前10年。我国每年死于乳腺癌者约超过5万人,现在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人们谓其为红颜杀手。由于早期乳腺癌(不痛、不痒、肿块小)缺乏明显的自觉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目前由门诊检出的乳腺癌患者中,有75%以上患者的病期已属中晚期,早期病例不足25%。
虽然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0年生存率并不尽如人意。一桩桩无形杀手案件震惊人类,敲响鸣钟,逼着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增强乳癌的治愈率。西医治疗乳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对消除肿块或临床治愈有绝对疗效,但也有很多病人难以承受术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或难以抑制手术后的复发转移,无奈地降低了生活质量。中医中药治疗晚期乳癌,有独特的优势和肯定的疗效。通过活补气血,调理阴阳,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激发自身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药物毒性,增加其疗效;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减少乳癌术后的复发转移;抑制晚期肿瘤的生长,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等,有着相当不错的疗效。
乳岩(晚期乳癌)
赵某,71岁,就诊于2001年11月。发现左乳房肿块半年,逐渐增大,时而刺疼,伴有乳头溢液,经某院拍钼靶片及细针穿刺病理涂片诊为乳癌,劝其手术,本人及家属均不同意,要求保守治疗。刻诊:体质偏瘦,面色萎黄,精神好,左乳晕外上方有一酒窝征,左乳头轻度内缩,可挤出少许暗红色血样分泌物,近乳晕处至外上象限中区,可触及一肿块约4×3×3M,边界不甚清,不光滑,凹凸不平,质地坚硬,与皮肤、胸壁粘连,移动性差,腋下、锁骨上下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右乳房无异常发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涩。左乳钼靶片见有一3×2×2M大小高密度影,边缘有毛刺及异常血管围绕,伴有成簇沙粒状及小叉状钙化灶。针穿病理提示:侵润性导管癌。治拟活营通络,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拟方乳岩丸:当归、赤芍、瓜蒌仁、山慈菇、山甲、川贝母、皂刺、陈皮、三棱、莪术、壁虎、蟹壳、蟾皮、雄黄、甘草。制法:部分药物直接烘干粉碎、过筛;部分药物水煎过滤、浓缩、烘干粉碎。诸药混匀,水打为丸,绿豆子大,紫草粉包衣,烘干、包装、灭菌。每次6g,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同时内服三苯氧胺每日2次,每次10mg。连服一个月,休息10天,再服第二疗程,连服3个疗程,肿块明显减小,疼痛亦减轻,化验肝肾功能无异常,休息一月。给予内服凋瘤丸(方药:、穿山甲、山慈菇、马前子、三棱、莪术、海藻、党参、黄芪、女贞子等。制法:部分药物直接烘干粉碎、过筛;部分药物水煎过滤、浓缩、烘干粉碎。诸药混匀,水打为丸,绿豆子大,紫草粉包衣,烘干、包装、灭菌。)每次6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三苯氧胺亦继续常规应用。3个月后再停服凋瘤丸而应用第一方药丸。如此消岩丸、凋瘤丸相互调换应用,有时停服中药一段时间。间断治疗6年乳房肿块无明显肿大,但终因头部脑转移,半年后不幸去世。
按:赵氏已年高七十余,患乳癌虽发现只不过半年,但依据肿块之大,估计已带疾多年,之所以不被发现,一是肿块小时隐蔽于乳方内,无疼痛等症,未引起注意,一是农村年长老人,健康意识及医学知识都不高,即便自己早已发现,因无痛苦,也不会太在意,或因为经济主动权不多,也不轻易向子女开口,尤其是现在,子女常年在外打工,除了留守儿童依附身边,很少有人关心他们的健康,何来老有所养,应引起社会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年过70的乳癌,如果发现较早,肿块较小,无远处转移,无其他重大疾病,身体较好,手术治疗,还是最佳选择。如果发现较晚,肿块较大,或已有远处转移,伴有其他重大疾病,身体不好,就不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从临床经验看,年老之人,正常生理机能细胞代谢较弱,所患肿瘤细胞分化生长亦迟,即便不做任何治疗,病情发展也很慢,对生命的威胁较年轻人要迟缓的多。如果再给予中西药治疗,带瘤生存期10年以上者并不罕见。
所用乳岩丸,是专门为痰血凝结之肿块而设。中医认为:乳癌的发生,多责之于肝气郁结,痰血凝滞。肝主疏泄,畅达气机,摄布营血,一旦气血不得发越,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得变化,传化失常而郁成。肝属木,脾属土,肝病辱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乳头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可分而不可离,必然病位相侵。肝藏血,脾统血藏统失司,营血失调,经络阻塞,则气滞血瘀。无形之气,有形之痰,伴行之血,循经及络,凝滞阻逆,结聚而为癖,为疽,为核,为岩,为毒。其治自当理气,化痰,通络,解毒,散结。
方中三棱、莪术、山慈菇,入经肝脾,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瓜蒌仁、陈皮,疏肝健脾,理气化痰,解郁散结;当归、赤芍,调和营卫,宣畅气机,破淤散结;山甲、壁虎、蟹壳,搜剔善行,穿通经络,导滞散结;蟾皮、雄黄,以其毒性,攻其毒病,败毒散结;使以甘草,解毒兼调和之性,诸药合用,寄以奇功。由于此方中攻伐破散药较多,久服容易耗伤正气,故只适用于实证。久用者可与攻补兼施之凋瘤丸交替使用。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及脾胃虚弱者应慎用;在服药3个月一疗程后可检验肝肾功能,若无异常,待休息30天后可再服用下一疗程。雄黄为硫化砷AsS等重金属物,毒性较大,应参照药典结合病情合理应用。更应注意的是市售雄黄有混含砒霜者,用时应注意选择,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均有含有砒霜之征,用时应特别慎重。
乳岩(乳癌术后转移复发至对侧乳房)
陈某,67岁,就诊于2005年5月。诉:三年前左乳房中结肿块,在某院以乳腺癌做根治术,并先后常规放、化疗及服用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半年前又发现右乳房中有一肿块,到医院检查并行肿块局部切除,病理提示为侵润性乳腺导管癌。因有心脏病,体质差,不能二次手术,给予局部放射治疗,化疗二个疗程中因反应较重而终止。现已卧床多日,滴水不进,靠输液维持生命,心慌心悸,夜寐不安,低热,自汗、盗汗,故求诊中医中药治疗。刻诊:面色s白,颧部潮红,少气懒言,动则心慌气喘,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有结代。左乳房缺如,右乳房内上象限可见一术口约3M,术口愈合良好,术口下可触及不规则肿块约3×3M,质地韧硬,挤压痛轻度。腋下、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证属乳癌转移,理当再次手术根治,放疗、化疗,鉴于年老体弱,罹患它病,不能承受。纵观诸症,属气血双虚。治拟补气养血,调理阴阳。方药如下:当归15g、白芍10g党参15g、炙黄芪15g、熟地10g,白术10g、茯神10g、阿胶珠10g,龙眼肉10g、麦冬10g、五味子10g、陈皮10g、广木香6g、炙甘草10g。生姜一片,大枣三枚,一日或两日一剂,水煎服。经上方药出入调理月余,饮食正常,夜寐安,虚热已退,盗汗已止,心慌心悸逐渐减轻,已能料理家务,乳房肿块亦较前软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元气渐复,治当扶正攻邪兼顾。当归10g、白芍10g丹参30g党参10g、炙黄芪15,薏苡仁30g,茯苓10g,山甲3g,山慈菇10g,全蝎10g,蜂房6g,陈皮10g,炙甘草10g。取药30剂,加工为水打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间断服药已3年,至今乳癌无复发转移,体健能生活自理.
按:此案左乳房罹患乳癌经手术、放化疗而愈,三载后右乳复现,本应再次手术根治及放化疗,但鉴于病人年老体弱,兼有心疾,不能承受,而只能中医中药调理。旧恙伴新病、体虚加药毒,惧怕致不食。治当劝慰解其忧虑,健脾益气,滋阴补血,养心安神,即促使机体恢复、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产生自我抗病能力,这就是中医的顾护元气,扶正祛邪。治疗中所用方剂为归脾汤与人参养荣汤加减。归脾汤是宋代严用和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证而设,元代危亦林扩充其用,治“脾不能统摄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
明薛立仍蛴纸溆糜凇熬隆⒌梁埂⑹任陨偈场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是后世医家公认、推崇的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代表方剂。用药原方去宁心安神药之远志、酸枣仁,加用熟地、阿胶、麦冬、五味子,意在补精血、滋阴液、敛阴气、养心阳,安心神。可谓心脾同治,重在补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兼顾,重在补气,气旺而能生血;平衡阴阳,重在潜阳,阳得阴助则泉源不竭;扶正祛邪,重在扶正,正气强盛才能拒敌于千里之外,不战而胜。病至后期,元气恢复,体质安康,方中加大了针对病因、病机、病症,以毒攻毒之味,并最终以丸剂缓缓图效。
乳岩(术后乳癌转移至肺)
沈某,59岁,就诊于1987年11月。诉:3年前始发现右乳房有一肿块,逐渐增大,未介意,一年后始有刺疼,在某乡医院以增生内服外用治疗无效,后以纤维腺瘤在局麻下将肿块切除,当时愈合良好,但不久又在手术切口内上方结肿块,以为术后慢性炎症,经给予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不见好转,反见加重,去某市医院诊为乳癌,即时做了乳房根治术,并给予了常规化疗。治疗结束不久又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吐痰带血,低热、盗汗,经做CT发现肺癌,伴有大量胸水。广泛转移,已属晚期,不宜手术,给予化疗,进行三个疗程后出现干哕,呕吐,饮食难进,发脱无留,卧床难起,不能再坚持进行。刻诊:体质消瘦,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面颊潮红,少气懒言,时而阵咳,咯痰稀薄带血,右乳残缺,左乳房未触及肿块,腋下、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证属乳癌术后毒邪走散流滞于肺,阻逆上焦,失于宣降,痰浊积聚,日久气阴两虚。
治拟补脾益肺,滋阴清热。知母10g,茯苓15g,黄芪15g,人参12g,白术10g,阿胶1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桔梗10g,银柴胡10g,薄荷6g,款冬花10g,甘草10g。炒大黄6g。每日一剂,水煎服,童便一盅为引。经用上药5付而咯血止,食有进,十日后卧床起,喘咳轻,寒热退,盗汗少。上方去薄荷、银柴胡、款冬花、大黄、童便,加生薏苡仁30g,半夏10g,枳壳10g,炙百合10g,川贝母10g,生姜一片,大枣3枚为引,每2日一剂,水煎服。经上方出入治疗2月余,肺部病灶有所缩小,胸水只有少量,已无发热、盗汗,咯血,时而仍有咳嗽吐痰,病人精神好,体质恢复正常,生活已能自理,后来劝其又进行了化疗,带病生存两年多,终因此病而归西。
按:乳腺癌发病率在逐年增多,大部分地区县级以上医院诊治此病已有一定条件和水平,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由于医疗条件及诊治水平所限,还存在不少误诊、误治案例,给本来易于转移复发的疾病可乘之机,当然即便规范治疗,也不一定就有很好的结局。此案应该提醒我们每一个医生,无论何时,何地,对每一个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不但要尽职尽责全力以赴,而且一定要认真、规范,以防古人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是案乳癌术后
转移到肺,手术耗伤,体质已差,加之化疗毒副作用反映较大,以致体虚不能承受而终止治疗。此时要么输液调理,继续化疗,也许会完成疗程,也许未到完成人已伤亡,即人们常说的“病未把人打到,是药致人送命”;要么终止化疗,待其体质恢复再做安排,无疑后者是明智地选择。病人体质消瘦,精神萎靡,少气懒言为气虚的表现;胸闷气喘、咳嗽吐痰带血,为病位在肺,肺气失于宣降,肺经脉络损伤的特征;面颊潮红,低热、盗汗,舌质红,脉沉细数,是肺肾阴虚的证候。其治自当补脾益肺,滋阴清热。
所用方剂为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知母茯苓汤加减,药用四君子汤健脾运湿,合黄芪补中气、纳肺气,培补亏虚,即所谓“虚则补其母”,“培土益其金”;以阿胶入肺肾,益阴滋水,补血止血,即取之“阴不足者,补之以味”;以知母、麦冬、五味子,滋肾水、润肺燥、敛肺火,以降沉潜阴虚之热;以银柴胡,薄荷叶清肺热、宣肺窍,以解肌表浮越之热;以款冬花、桔梗,宁肺止咳;以一味大黄,导热下行,且有清热止血之效,尽管体虚之人,小量、偶尔用之,利大于弊,但要中病即止,不可大量、久用;使用童便意在敛肺止血,先师在治疗肺痈肺萎咯血时常用,见效立竿见影,笔者应用于肺癌咯血亦常收到桴鼓之效,但一定要用一岁之内吃奶期间健康儿童小便,而且要新鲜。待元气渐复,病证渐减,上方去薄荷、银柴胡、款冬花、大黄、童便,为虚热已退,咯血已止,多用无益。
加薏苡仁30,半夏10,枳壳10,意在健脾运湿,化痰消饮,消除胸水;加炙百合、川贝母,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润肺化痰且有散结之效。如此权衡病之缓急标本同治,滋补气血,意在扶正祛邪,调理脾肾而功在固益肺金。尽管最终也未能治愈癌症,但能改善病人体质,减轻病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应该也是目前最好的结局了。或许有人会问,既是阴虚内热,为何不用青蒿鳖甲汤或清骨散。青蒿鳖甲汤有青蒿、鳖甲、生地,知母、牡丹皮组成,是治了温病后期,阴液已伤,邪热未尽,深伏阴分证,功在养阴透热。清骨散有银柴胡、胡黄连、秦九、鳖甲、青蒿、地骨皮、知母,甘草组成,是治疗肝肾阴亏,虚火内扰所致虚劳发热,骨蒸潮热等证,而本方治疗气阴两虚证,意在补土益金,滋水制火。这就是证有异同,方有出入,辨证论治,通常达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