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心肌桥作为常见的解剖变异现象,尸检检出率高达15%~65%。1960年,医生在给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了1名这种情况的患者,并首次引入心肌桥的概念。长期以来,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始终被认为是良性病变。而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可产生一定影响,并引发各种临床症状。
16岁的中学生小刘,从小却有稍一活动就觉得胸闷、胸痛、气短,严重时甚至都要晕厥过去的怪毛病。让小刘和父母苦闷的是,去了多家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和X线检查,看了无数次医生,啥毛病也没发现。小刘因不能跟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敏感的他以为自己得了难以查明的“怪病”,而逐渐沉默寡言、孤独自闭,小刘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一心想要知道自己孩子到底怎么了,听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是目前我省最先进的无创心脏影像检查设备,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给孩子做了一次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检查后发现,小刘的心脏的确有异常,这种异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心脏病,而是先天性的血管变异,医学上称之为“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先进的医学科技手段,终于解开了小刘“怪病”之谜。
44岁的私企老板秦先生,平时心跳就快,遇到工作稍忙、应酬稍多,就感到心慌、胸闷,甚至有时会有说不出的窒息感,他怀疑自己是否得了“冠心病”,家人陪同其到医院做了一些如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明显问题。医生建议其做64排螺旋CT心脏检查,可在多家省级医院进行64排螺旋CT心脏检查时均因紧张和本身心率过快,无法进行检查。医生让服用降低心率的药物,而他认为在没有查明原因之前,不能随意服用药物。人过中年的他,因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整天忧心忡忡,精神状态很差。后来听说256层螺旋CT不需要控制心率也可进行心脏检查,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来试一试,检查时同样因为紧张,心电监护仪显示其心率达到每分钟130次,可医生依然顺利地给他做完了检查,并诊断出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厚度约0.2cm的壁冠状动脉,并通过四维心动周期重建,准确地测量出其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管的压迫程度,自己心中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徐红卫主任向我们详细解释了该病的成因。一般人的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脏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中,而小刘的部分冠状动脉却长入到心脏肌肉内,在心肌内行走一段距离后又浮出到心肌表面来,这段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覆盖其表面外形似桥的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由于心肌纤维覆盖了部分冠脉血管,心脏收缩时,会挤住血管,导致冠脉管腔相对狭窄,影响局部心肌供血,从而引发心悸、心绞痛、心率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年来,心肌桥导致心律不齐、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移植后猝死等并发症的报道开始逐渐增多。目前,常规的冠脉造影仍是临床诊断心肌桥的金标准,但因种种原因,临床检出率尚不到2%,多数病人被临床漏诊。
本文提到的小刘、秦先生的情况,就是因为医生大多不认识此病,加上常规身体检查缺乏特异性,因而多年来未被确诊。心肌桥的不同临床表现与其厚度、壁冠状动脉的长度以及血管受压的程度有关。像小刘这样的病人,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或尽量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治疗时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徐红卫主任说,到他们科室进行冠脉CT检查的2000余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近6成患者被检查出有心肌桥,由于256层CT在心脏检查时较普通64排螺旋CT机在扫描速度有了质的飞跃,患者检查时不需服用药物将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70次以下,同时更高的分辨率使心脏图像显示更加清晰,通过模拟心动周期四维重建技术,使临床医生对患者真实的心脏动态运动状态及冠状动脉血供情况一目了然,使心肌桥患者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同时也为心内科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256层螺旋CT机在全身血管检查中的诸多优势正随着患者的日益增多而不断凸现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