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变的密度
正常管壁不显示;管腔边缘规则;管腔粗细均匀;无明显管腔狭窄和扩张等征象。
1、钙化性斑块:
密度:平扫:>130Hu
增强:>350Hu
形态:点状钙化、条状钙化、弥漫性不规则钙化
2、非钙化性斑块:
包括软斑块和纤维性斑块
表现为管壁的增厚
3、混合性斑块:管壁增厚+管壁钙化
二、病变的形态
1、向心性狭窄:以冠状动脉管腔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地向内缩窄
2、偏心性狭窄:斑块向冠状动脉管腔中心线不均匀缩窄或从中心线一侧向腔内突入造成狭窄。
3、闭塞性病变: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伴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完全闭塞,血流中断。远端可见造影剂充盈但密度较淡并管腔细小。
4、血管重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脉管壁结构及血管内腔的变化。
正性重构:血管壁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存在,但管腔狭窄不明显。
负性重构:血管壁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管腔狭窄。
5、扩张性病变:指获得性或先天性因素破坏了冠脉壁的结构,引起管壁向外扩张性改变。
瘤样扩张:血管直径>7mm或超过邻近动脉节段直径的50%。
冠状动脉瘤:局限性扩张长径<7mm。
冠状动脉扩张:弥漫性扩张长径>7mm。
冠状动脉扩张症:弥漫性扩张累及冠状动脉全长2/3者。
男性>女性;多在冠脉主支近心段。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儿童、青少年:动脉炎(川崎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三、病变的范围:
1、局限性狭窄:长度小于10mm。
2、节段性狭窄:10-20mm。
3、弥漫性狭窄:>20m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