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哺乳期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以初产妇最多见,通常发生在产后3~4周。哺乳期乳腺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影响正常哺乳,对产妇造成很大的生理不适与心理压力,严重者常导致哺乳中止,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乳房疼痛、乳房包块、乳房肿胀,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有畏寒、发热、乏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同程度偏高。
治疗方法
用毛巾在20%硫酸镁温水溶液中浸湿后,在乳房包块处持续局部热敷,每次30分钟,毛巾变凉后更换,每天4~6次,每次热敷后均要通乳排奶。涂少许凡士林于乳房疼痛处,一手托起乳房,另一手5指分开,自乳房根部,用5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呈梳理式抓拿,抓拿力有轻渐加重,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而是顺着乳管的方向,施力下压,将淤积的乳汁慢慢排泄出,大约10次左右。再用右手示、拇2指拉住乳头向上牵拉,以扩展乳晕区的输乳管。然后4指托住乳房用两拇指稍用力自乳根部向乳头挤压,使乳汁排出,重复几次,使包块变软或消失。体温升高及血常规白细胞偏高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与支持治疗。脓肿未形成者,可正常哺乳。
脓肿形成者,如脓肿较小,单个脓肿,病人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者,可穿刺抽脓,腔内注药治疗。每日或隔日穿刺、注药1次,直至治愈。如脓肿较大、多个,病人合并寒战、高热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局麻下波动最明显处切开,脓腔较大者,手指要分开纤维间隔,排净脓液,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腔内放置油纱布,每日或隔日换药,直至脓腔闭合。如合并乳漏者,要及时断奶。
讨论
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是引起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两个主要原因。乳汁淤积常见原因有:
(1)乳头或乳管异常:如乳头内陷或乳头偏小,婴儿吸吮不便或费力;既往有手术史者,可能导致乳管粘连,而使乳汁排出不畅。
(2)产妇缺乏哺乳经验或婴儿吸乳少,无法使乳汁完全排空。
(3)乳头皲裂,产妇疼痛拒绝哺乳,而使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的原因有:
(1)产妇哺乳后对乳房保健与清洁不够。
(2)乳头、乳晕处皮肤皲裂。
(3)婴儿口腔合并感染。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如青霉素不过敏者,可首选青霉素治疗。如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针对病因我们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乳腺炎的发生。乳头内陷严重者,妊娠前要手术矫正;较轻者,可作乳头操,经常、反复牵拉乳头使其内陷改善。严重乳头内陷或无乳头者,产后无法哺乳,产后应立即断奶处理。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产后尽早诱导排奶,保持乳汁排泄系统畅通。每次双侧乳房都要哺乳,吸乳不净者,要尽量排空乳汁,使乳房变软。乳头皲裂者,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暂停哺乳,但要排空乳汁。妊娠及哺乳期要经常温水清洗乳房,保持乳头清洁,同时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由此可见,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我们要提高认识,避免该疾病的发生。
一旦患上乳腺炎,我们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局部湿热敷及通乳排奶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疗效可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