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不仅仅是打一针,麻醉医生用的麻醉药物都是有毒的,任何麻醉方法都存在风险,这就是术前患者需要进行谈话和签字的原由。
一位上肢受伤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他的生命体征很平稳,在麻醉医师正在做准备时患者突发颠痫,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呼吸抑制,幸好此时麻醉医生争分夺秒,做好了一切准备,在及时给丙泊酚、司可林,面罩加压给氧后,很快病人转危为安。
由于每个人对麻醉药耐受和反应不同,在麻醉过程中像上述这位患者这样难免出现意外和并发症。这些意外主要有:呼吸及心跳骤停、呼吸循环抑制、呕吐、反流和误吸、神经损伤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要一路保驾护航,随时根据手术中的需要,调整麻醉剂型和用量的原因。为的就是要让患者的生命始终控制在正常的生理水平。
由于麻醉工作长期封闭在手术室中,社会、医疗界本身对其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只知道麻醉风险大,手术时要找好一些的麻醉医师,但并不了解影响麻醉安全的各种因素。苏大附一院麻醉科博导杨建平教授说,其实,麻醉的风险临界于生与死之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生与死的变化。所以说,手术有大小,麻醉没有大小,麻醉医生用的任何麻醉药物都是有毒的,任何麻醉方法都存在一定风险,这就是术前患者需要进行麻醉前谈话和签字的缘由。杨建平教授告诫患者:珍惜生命,就应该把麻醉和手术看得一样重要。
麻醉学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在绝大多数的现代外科手术中,麻醉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如果没有麻醉药的辅助,很少有人能够忍受手术带来的巨大痛苦。所以在发明麻醉药前,外科手术往往失败,因为还没有等到手术结束,病人就因无法忍受剧痛而死去。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积累麻醉的经验,但是主要是应用植物性麻醉药,亦有用神经干机械性压迫、饮酒、放血等使病人丧失神志,甚至棒击病人头部造成昏迷的
“麻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使人满意。
经过医学家们不懈的努力,终开麻醉之先河。1842年,佐治亚的Crawford医生第一次使用乙醚麻醉解除病人手术中的痛苦;1844年,Horacewels医生展示了用笑气麻醉进行牙科手术;1846年,WiliomMorton医生使用乙醚麻醉震惊了麻省总医院的医生们。很快笑气、氯仿、乙醚等麻醉药物广泛用于解除手术病人的痛苦,使手术治疗疾病时更为人道。
麻醉和手术是一对孪生兄弟
手术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师是保命的,麻醉和手术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了谁都不行。据杨建平教授介绍,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是给予病人生命支持的直接对象,他要监管病人的心跳、血压、呼吸、体温以及内环境平衡等一系列生命体征的平稳。对于不同年龄的手术对象,20岁、50岁、80岁,只要是同样的疾病,医生在动刀时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然而,麻醉医师在考虑麻醉方案时却有着天壤之别。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如对于一个90岁患有冠心病,心功能很差的老年患者,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要担的风险和责任很大。麻醉前,麻醉医师必须根据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原先存在的疾病,选择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和术中监测,手术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正病人的生命功能状态,手术后还要考虑如何使病人顺利康复。
麻醉不仅仅就是打一针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医学的高风险性不言而喻。虽然麻醉是可逆的,但是麻醉所造成的不幸往往是无法挽回的。但是,麻醉医生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所了解。
“很多人认为,麻醉医生的工作就在手术室。”杨建平教授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告诉记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都存在着麻醉风险,只是麻醉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一步,而且要对手术的每一步和下一步要了如指掌;对各种麻醉药物适应症、禁忌症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了解。
在临床上,即使很有经验的医师如果在某一台麻醉前准备不充分,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就不可能做到争分夺秒,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因此,麻醉医师要对手术中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所预测,有所准备,这样才能从容不迫。
麻醉最主要的就是控制
大多数人认为麻醉医生只是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疼痛、并使病人失去知觉的医生。很少有人认识到今天的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内的任务除保证病人的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对由多种因素(原发疾病、麻醉、手术等)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保证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
据杨建平教授介绍,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必须依靠各种复杂、精密的仪器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监测,对术中病情的变化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维护病人生命重要器官功能的正常,及时调正麻醉深度。也就是说,麻醉医生既要确保手术期间病人的安全,又要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手术结束后,病人将被送到恢复室或重症监护(ICU)病房,等患者从麻醉中完全恢复后,再送回病房。所有这些都需要麻醉医生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时刻守候在病人的身边。
健康课堂;
现在手术主要有哪几种麻醉?
麻醉主要分为局麻、区域神经阻滞、全麻。
局麻通常适用于做一个范围很小的手术,一般情况下可由外科医师自己操作完成,这种麻醉方式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很窄,其最主要的危险就是局麻药过敏或中毒。
区域神经阻滞,通常指的是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臂丛神经阻滞,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半麻”。这种麻醉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职麻醉医师操作和管理,其适用范围较局麻明显增大,目前的阑尾切除、剖宫产手术、上下肢体手术等均可采用。区域神经阻滞是介于局麻和全麻之间的一种麻醉选择。
全身麻醉特点是病人意识暂时消失,通常讲全麻适用于所有手术。有些手术如开颅手术、开胸手术等大手术,只能是采用全身麻醉,有些手术既可以采用全身麻醉也可采用区域神经阻滞。
如何选择麻醉方式?
一般情况而言,病人外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是由麻醉医师根据手术大小、病人自身身体情况及自身掌握麻醉熟练情况来定的。有些手术如开颅手术、开胸手术、颈部脊柱手术等只能选择全身麻醉。而有一些手术,如腿骨折无特殊病史的病人,可以选择全麻也可以选择半身麻醉这时麻醉医师会为你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的利弊,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麻醉。
由于个体差异及合并疾病的不同,每个人对麻醉的耐受和反应都不一样,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并发症。
每一种麻醉风险和并发症对病人而言并非绝对发生,作为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一旦发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对麻醉医师而言,知道这一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可能会发生这些风险和并发症,则在麻醉过程中尽力去预防其发生,并在麻醉前做好可能发生麻醉风险和并发症发生后的应急预案。
麻醉医师为何要术前术后访视?
麻醉医师术前访视病人完全是为了患者的安全,术前访视包括了解手术方式、患者的合并病。如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气管炎、哮喘、青光眼等疾病;过敏史:是否对药物(尤其是麻醉药)和食物过敏及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往的手术及麻醉史:是否接受过手术和麻醉?有无不良反应?以获得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况,评估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同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互相配合与手术医生取得共识,作必要的麻醉前准备工作,签署麻醉同意书,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等。
麻醉医师术后随访制度,既是体现了麻醉医师对病人的一种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反馈我们麻醉过程中的很多信息,如术中是否清醒,麻醉效果如何,术后镇痛效果如何,有无麻醉后的并发症和合并症等,便于我们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为什么手术前要禁饮禁食?
正常饮食后,人体会分泌大量的胃液、胰液和胆汁以消化食物,使胃内容物增加。而麻醉药物减弱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射,以及手术的因素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一旦发生呕吐,大量的胃内容物返流,如误吸入气道,会引发呼吸道梗阻而致病人窒息甚至死亡。同时胃液的酸性较高,对呼吸道尤其是肺的刺激性非常大,误吸易致吸入性肺炎,术后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影响病人术后恢复。所以做手术的病友在术前一天都会被通知当晚8点(小儿是10点)以后不要进食或饮水,就是为了让成人禁食8小时,儿童禁食4-6小时。
全身麻醉对智力有影响吗?
很多人都担心麻醉药会影响智力,特别是小孩,害怕对以后的学习有影响。
其实,这是不必担心的。在麻醉医生用了麻醉药期间,可能会神志不清,意识模糊。但麻醉药有个很大的特点――可逆性。所谓可逆性,就是麻醉药作用的器官,如大脑,在麻醉药代谢过后,会完全恢复它本来的功能,该干啥就干啥,除非药物蓄积――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哪一种药物可以影响人的数年甚至一生。
现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醉药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作用可逆的药物,手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每年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次使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实践证明,在专业人士的正确使用下,全身麻醉药不会对智力有任何的影响。至于手术后麻醉清醒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精神不佳或嗜睡现象,都是一些正常反应。
名词解释;
麻醉
原意是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麻醉最初是为了缓解手术过程产生的疼痛,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现在医学上的麻醉已远远超出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工作范围也不局限于手术室,因而麻醉和麻醉学的概念有了更广的含义。它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治疗,以维护病人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病人安全地度过手术提供保障。此外,还承担危重病人复苏急救、呼吸疗法、休克救治、疼痛治疗等。麻醉工作者的足迹涉及整个医院和其他场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