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病人咨询有关胃镜检查后病理报告,食管的癌前病变知识很有必要普及。
癌前病变指与肿瘤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组织学发现其演变为癌的证据,其可长期稳定不变,也可向好转(治愈)及恶性癌变两个方向进展。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虽然在乳头状瘤及鳞癌中,发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DNA ,且动物试验也已证实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是癌前病变,特别是HPV亚型16和18。但在人类,此病少见,其多位于远端食管,部分病例可为多发,很多病人伴有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及消化性溃疡,但目前尚未在人体证实乳头状瘤引起的不典型增生及癌变。
腺瘤
腺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5/16的Barrett 食管伴腺癌者合并腺瘤,且与癌组织相连。组成腺瘤的不成熟细胞类似不典型增生表现,其在食管中罕见,腺瘤与不典型增生的差别在于:
① 腺瘤是一种肿瘤,且不可逆,而扁平的柱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可逆的,其细胞显出不同程度的异常;
② 腺瘤的边界清晰及结节状,部分腺瘤有明显轮廓,并可见癌巢,不典型增生则无以上表现。
不典型增生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食管癌周围组织常见不典型增生,组织学将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在我国高发区,66.7%的早期食管癌旁可见不典型增生,日本报20%食管癌中可见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与肿瘤的浸润呈反相关,这与肿瘤的发展,使病灶合并有关。虽然不典型增生是可逆的,但明确的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目前应按照食管癌处理。有报道50%的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在30年内死于食管癌。
Barrett上皮不典型增生: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Barrett上皮可能诱发食管腺癌,随诊研究显示:Barrett食管发生腺癌的比例在1/52 和1/81例年之间,平均为1/76例年。癌组织周边常伴有Barrett上皮的不典型增生,腺癌多见于肠样上皮,合并胃样上皮者少见。将Barrett 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分为低、高度两型,其中高度包括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低度属于轻度不典型增生。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也应按照食管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