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具有限制胫骨过度前移、控制胫骨旋转和本体感受器等功能,其损伤可直接造成膝关节失稳、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半月板和软骨退变,导致早发性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手术移植修复和重建受损韧带已成为共识。自体韧带移植被认为是ACL重建修复的“金标准”,然而采用自体移植物如膑腱、N绳肌腱等可引起供区肌力减弱和膝前疼痛等并发症,因此,现阶段使用经过专业骨库处理的异体韧带移植仍然是较常用的方法。然而异体移植物需经历12个月以上的坏死、再血管化、细胞长入和胶原重塑的“韧带化”过程,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特别是韧带植入早期,由于单纯移植肌腱两端没有骨质,腱性部分在骨隧道中固定后,腱与骨的愈合明显比骨-骨愈合缓慢。同样是因为缺乏骨性支撑移植物多为偏心位,在隧道口扁形韧带会发生前后摆动产生摩擦,易损伤移植肌腱。因此如何提高腱-骨之间的愈合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正常腱-骨之间的结合部位,又被称为附着点或止点,是肌腱、韧带或关节囊与骨接触的部位,按照结构的不同分为直接止点和间接止点。正常的ACL止点具有典型的直接止点结构,从韧带向止点方向分别为韧带-纤维软骨-钙化软骨-骨,纤维软骨和钙化软骨之间有潮线相隔。间接止点为在移植肌腱与骨隧道之间由胶原纤维(即Sharpey’s fiber)连接。常规的ACL重建术是将移植肌腱置入已打好的骨隧道中,希望使得腱-骨之间的愈合可能出现间接止点。因此,韧带在骨隧道中的植入方式决定了ACL重建手术的成败。通常情况下,单纯韧带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活动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移植物沿隧道纵轴方向的运动(即拉橡皮筋效应),是指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纵向拉伸;另一种是移植物垂直于隧道轴方向的活动(即雨刷效应),指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前后摆动。两种方式都不利于腱骨间的牢固结合。而且无论采用任何一种“牢固的移植肌腱固定方式”,由于韧带与骨隧道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都无法有效防止拉橡皮筋效应和雨刷效应。有学者试图通过改造骨隧道大小来提高腱-骨界面的连接。但相关研究结果存在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有人发现骨隧道直径越小,腱-骨间连接的胶原纤维越致密和成熟,认为ACL 重建时骨隧道大小应与移植物的直径大体一致。同时又有人发现由于当移植物直径与骨隧道直径想当时,关节每一次运动使移植物在骨隧道内都有微小移动,引起摩擦,导致骨质溶解,最终使得骨隧道扩大。此后,手术医生还通过调整手术中隧道位置、长度,增强移植肌腱的起始张力及固定等相应的手术技术试图获取较好的愈合。但是都难以在移植物和骨隧道间形成早期的、良好生物愈合。研究发现在腱-骨愈合的过程中,骨向肌腱方向的长入占主要地位,而且腱-骨界面生物力学的获得也与新生骨长入程度以及矿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加快肌腱移植物周围骨长入是提高腱-骨愈合的关键。
众所周知,骨与骨间的长入速度要远远快于骨向肌腱的长入速度。通过多年来对异体骨移植的相关研究,本课题组提出采用带跟骨异体跟腱作为移植物,一方面通过保留异体肌腱与异体骨间天然形成的肌腱止点结构,另一方面利用骨于骨间的长入优势,以期获得更好的ACL重建效果。通过本组病例的随访研究我们发现与采用单纯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相比,采用带跟骨异体跟腱重建ACL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隧道扩大率,促进腱-骨愈合,近期疗效较好。
与单纯的异体肌腱相比,异体骨具有更好的骨传导性,更有利于宿主骨的长入,大大缩短移植物与宿主的结合时间,能够实现早期的愈合。另外,由于异体骨与植入部位的宿主骨通过松质骨结构,两者的结合程度远较单纯韧带与骨组织的紧密,大大提高的植入初期的稳定性,更有利于重建结构的早期整合,形成良性循环。本研究所采用的异体组织均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库提供的深低温冷冻产品,该骨库产品质量稳定,大大降低了异体骨的免疫性,减少了免疫排异的发生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