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早产儿、难产儿增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脑瘫患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统计显示,中国有600万脑瘫患者其中福建省脑瘫患者的数量是18万,随着人类医疗技术的进步,约有60~70%的脑瘫患儿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这种治疗越早进行则效果越好。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在四岁以内,分工尚未定型时启动其代偿功能较易,一旦形成固定形态,再改变就较难了。另外从肢体运动功能来讲,在3-4岁内关节挛缩程度相对讲较轻微,手法矫治也较容易,所以早期治疗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广大家长千万不要让那种脑瘫不能治的观点所迷惑,从而贻误了孩子的治疗时机。
我们所说的这部分脑瘫患儿多为痉挛型脑瘫患儿,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脑瘫类型,最适宜接受FSPR术(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离断术)。当然,要达到早日进行治疗的话,早期发现与康复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如何做到早期发现脑瘫患儿?
对于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出生后有病理性黄疸儿要进行密切的追踪观察。如发现生后3个月以内小儿易惊、啼哭不止、睡眠困难、吃奶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听到声音或在体位变换时出现拥抱样惊吓伴哭闹、自主活动减少、哭闹时头和身体向后打挺;4~5 个月时头仍竖不直,眼睛不会追视物体,不伸手取物;6~8个月仍不会独坐等表现时,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去专门从事脑瘫治疗的医疗机构就诊,经小儿神经科医生检查,结合影像学特点,明确诊断。
这里,我们要重点了解一下痉挛型脑瘫的表现:此类病变在锥体系,以锥体系损伤为主,是临床上最常见一种表现全身肌张力增高,动作笨拙,协调性差,严重者没有随意运动。一般低体重出生儿和窒息容易罹患此类脑瘫。典型表现为起立步行两腿交叉肢位,呈现尖足,膝关节屈曲挛缩,股关节内翻变形,可有四肢瘫,双瘫以下肢为重,偏瘫。
如何早期给予适宜的康复治疗?
对有高危因素又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小儿应给予全面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针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训练和上肢作业疗法;促进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年长儿的特殊教育、文体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和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的药物(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
减轻改善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中医按摩、水疗及外科手术等。除此之外,根据小儿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必要的矫形器使用有助于运动功能的改善。因为脑组织受到了损伤,所以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是贯穿终身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手段进行治疗都是综合康复的一个侧面。
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均应有全面康复的概念。其中运动训练以小年龄儿童为主,目的是抑制异常活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年长儿需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当肌肉肌腱关节挛缩畸形制约了康复功能的改善时,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为进一步运动功能训练创造有利条件。手术的方法是根据患儿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制订个体化方案。
FSPR术如何治疗痉挛型脑瘫?
FSPR术中通过对脊髓神经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该手术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患者发生痉挛的肌肉张力,且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创造成了条件。
值得一提的,FSPR术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而具体的手术部分,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我们在手术前也会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作出包括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技术等在内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方案。
另外,在实施FSPR术后也应坚持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从而保证疗效防止复发。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应进行相应的矫形手术,比如针对患者剪刀步、脚内翻等异常进行矫正性的治疗。痉挛性脑瘫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目前从治疗机理上来讲包括三个步骤:解除痉挛、矫正畸形及康复训练。
总而言之,我们要记住,超过6岁的脑瘫儿童康复难度就会增大,因为脑细胞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同样病情的一个儿童在3岁前康复,能恢复自食其力;6岁以后再康复,一般只能达到生活自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