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通常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也可由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类引起。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式乳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产后体虚、免疫力低下,乳房卫生较差者,易发此病,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细菌由乳房皮肤破损处或乳头皲裂处进入,沿血管和淋巴管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发乳腺炎。
感染最常见于哺乳的最初6周或断奶期,患者一般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炎症表现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有脓肿形成,可触及波动感的肿块,表面被覆光亮的发红的皮肤。患者可出现发热、心率快、白细胞增多等中毒症状。
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控制感染并阻止脓肿形成。可以给予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过敏者可以应用红霉素。抗生素的使用个人倾向于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而并不是越高端越好。哺乳期女性不宜应用四环素、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和氯霉素等治疗感染,因为他们可以进入乳汁对幼儿不利。
由于媒体和网络的作用,目前很多人对抗生素有抵触情绪,而乳腺炎是抗生素的适应症。再加上我们是个抗生素随处可以买到的国家,所以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请遵医嘱。四环素可自乳汁分泌,乳汁中浓度较高,可在任何骨组织中形成稳定的钙化物,可能导致恒齿变黄、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致关节病变。氯霉素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症。忠告莫擅自应用抗生素。
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没有迅速改善,需要进一步性超声检查或者行细针穿刺抽吸以判断脓肿是否形成,并排除潜在肿瘤可能。如果临床或超声怀疑脓肿形成,应当在局部麻醉下将脓肿抽干,脓腔内用局麻药物冲洗以减轻疼痛。反复抽吸和抗生素联用在消散脓肿方面通常是有效的,这也是大多数乳房脓肿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抽吸应该每2-3天重复一次直到不再有脓液抽出。如果可能的话应该继续哺乳,这可以促进饱胀的乳房节段引流并有助于消散感染。目前已知数据中,婴儿不会受到乳汁中细菌的伤害,同样也不会被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或红霉素的伤害。
少数哺乳期脓肿需要行切开引流,切开后不需要缝合切口。视切开情况定期换药,一般2-3天重复一次。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此难以接受,一般情况下感染切开是不能缝合的,大家要理解。这个时候患侧应该停止哺乳,但是患侧应该将乳汁排出。如果效差,可考虑抑制乳汁分泌,也就是大家说的回奶。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配合使用,可能效更佳。
很多网友问怎么预防几点建议:
1、注意哺乳期卫生,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
2、如果有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矫正。
3、养成定时哺乳、勿让婴儿含乳头而睡的良好习惯。
4、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奶器排尽乳汁,哺乳后清洗乳头。
5、乳头有破损或皲裂时应及时治疗。
6、注意婴儿口腔卫生。总之,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其情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