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遇到失眠,其原 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躯体疾病造成的失眠
造成失眠的躯体疾病有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夜间肌阵挛综合征、脑疾病等。
二、生理因素造成的失眠
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使人失眠。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
三、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
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四、服用药物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失眠
服用中枢兴奋药物可导致失眠,如减肥药苯丙胺等。长期服用安眠药,一旦戒掉,也会出现戒断症状――睡眠浅,噩梦多。
茶、咖啡、可乐类饮料等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碱,晚间饮用可引起失眠。酒精干扰人的睡眠结构,使睡眠变浅,一旦戒酒也会因戒断反应引起失眠。
五、对失眠的恐惧引起的失眠
有的人对睡眠的期望过高,认为睡得好,身体就百病不侵,睡得不好,身体上易出各种毛病。这种对睡眠的过分迷信,增加了睡眠的压力,容易引起失眠。
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但有的人对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入睡。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
针对上述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失眠:
(1)积极治疗躯体疾病,减轻因躯体疾病造成的痛苦;
(2)优化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强光、过冷过热或其他影响睡眠的环境干扰;
(3)积极控制情绪变化,稳定情绪,减少精神刺激,保持心理平衡;
(4)避免使用影响睡眠的药物、食物;
(5)正确对待睡眠,减少睡眠恐惧。睡眠是生理需要,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不要过分要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是最重要的。
(6)注意睡眠卫生,不要等睡眠、补睡眠,瞌睡就上床,不瞌睡不要卧床(睡眠时间/卧床时间=0.85为最佳);
(7)咨询相关专家,必要时应专科医院就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