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全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患者逾1.5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因素很多,研究发现,约75%-80%二型糖尿病是和肥胖有关。肥胖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非肥胖者5倍,即使是轻度肥胖也可以引起2型糖尿病。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等很少能使患者血糖完全恢复正常,不能避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和进一步加重。就是这样一种令内科医生头疼的顽疾,随着外科手术的介入,迎来了重大突破减肥外科医师通过对肥胖症手术临床观察发现,减肥手术不单可以使病态肥胖症病人获得显著而持久的体重下降,而且能够改善或解决其并发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 减肥外科手术在给肥胖患者带来体重减轻的同时,治愈了这些患者伴发的糖尿病。这些手术包括可调节胃绑带术、袖带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胆胰转流术等。
国内的减肥手术以胃绑带术为主,大样本的病例报道胃绑带术后50%左右患者得到治愈,其余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糖尿病的缓解与体重减轻同步。胃绑带术的原理是通过限制饮食和手术减重来治疗。胃旁路和胆胰旁路手术可以治愈2型糖尿病,根据不同的中心报道治愈率在84%~100%之间。Schauer等对合并糖尿病的240例肥胖病人施行胃旁路术,84%的病人得到了治愈,可以停用所有降糖药物且不限制饮食,血糖仍能维持正常,其余病情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他们还发现那些病情仅得到改善但没有治愈的患者的共同特征是糖尿病史较长或年龄偏大,这些病人可能胰岛功能不全或衰竭,属于2型糖尿病晚期或者转变成1型糖尿病了,因此认为胰腺细胞的功能储备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因素之一,建议2型糖尿病病人手术治疗应该早期介入。
Pories等对进行手术和没有手术的病人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手术组的年病死率远远低于保守治疗组。胃旁路和胆胰旁路手术统称为胃肠旁路手术,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被闲置成为旁路。通常患者在胃肠旁路手术后一个月内血糖恢复正常,糖尿病的缓解与体重减轻并不同步。原来控制血糖需要的药物数量及种类显著减少乃至停药。糖尿病的多数并发症,根据其严重程度也可以得到治愈。 消化道保持完整的可调节胃绑带手术也可以与胃肠旁路手术达到相当的减重效果,但是治愈率却远低于胃旁路和胆胰旁路手术,这些治愈的病人也大多处在糖尿病早期。而胃肠旁路手术后2~3周左右体重没有显著下降时血糖恢复正常,这些均表明胃肠旁路手术术后血糖改善不单是由体重减轻和饮食限制引起。
国内外的学者分析认为首先减肥手术后体重显著下降将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缓解和β细胞功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更重要的机理是胃肠旁路手术还通过胃肠道激素的变化改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型、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Rubino等研究表明,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在胃旁路术后3周(BMI有明显改变之前)已有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变化。认为胃旁路术后糖尿病的治愈与肠-胰岛轴的激素变化密切相关。已经有足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胃旁路和胆胰旁路手术等胃肠旁路手术通过多种肠促胰岛素激素(包括CKK,GIP,GLP-1和Ghrelin等)的作用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刺激来快速的治愈2型糖尿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由分布在后肠(包括远端回肠和结肠)的L细胞分泌,目前认为是最重要的肠促胰岛素激素之一。未经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快速到达远端回肠刺激了分布在该区域的L细胞分泌GLP-1从而刺激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这是所谓“后肠假说”。其次,许多证据表明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统称为“前肠”)被排除出胰岛轴也起了重要作用。
2型糖尿病病人进食通过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可能会引起一些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异常胃肠道生理反应。十二指肠和空肠被排除出肠胰岛轴后,这些异常的胃肠道生理反应便被撤消了。因此胃肠旁路手术可以原发地、特效地、独立地控制糖尿病,而不是继发于对肥胖症的治疗。那么既然如此,这类手术对于稍胖或不胖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有效,目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该类手术对于非病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而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在29以下,他们并不属于严重肥胖。
虽然手术治疗2型的糖尿病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国内外已取得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成果,获得的疗效是内科治疗无法比拟的。对于选择该类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我们相信胃旁路手术更适合,因为相对于胆胰转流手术,胃旁路手术风险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而且创伤较小,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减轻了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及早恢复正常活动,并且腹部更加美观,所以我们推荐腹腔镜下行胃旁路手术做为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手术方式。我们相信随着基础和临床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会选择外科手术来治疗2型糖尿病。外科将为糖尿病的治疗揭开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