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由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上以出现持续的蛋白尿为主要标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DN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1997年美国新诊断的ESRD患者中44%为DN;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DN占ESRD的2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内陆地区的DN患病率正在剧增,已成为ESRD的第二位病因(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约占,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西化,该比例还将增加。在糖尿病患者中,DN的发生率约为34.7%,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DN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但在早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DN具有如下的临床特点:
⑴慢性进展的自然病程:病程迁延长达数年、数十年或更长;
⑵发病隐匿:早期无症状,只能通过尿液等辅助检查发现肾脏病理变化,易失去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⑶预后不良:早期DN一旦发展至出现临床症状,便无法逆转,最终进展到ESRD,须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因此,早期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N的早期诊断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必检的初筛项目。若尿蛋白定性为阴性,应进一步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目前公认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是诊断早期DN的重要指标。UAE<20µg/min,为正常白蛋白尿期;若UAE在20~200µg/min,即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诊断为早期DN。一般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平均糖尿病病程已5年,约80%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随后10年内进展为临床DN。当UAE持续大于200µg/min或常规24h尿蛋白定量>0.5g,即诊断为临床DN。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DN,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筛查,1型糖尿病在诊断后的5年后每年进行筛查。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防治目标是防止DN的发生和发展,重在预防。治疗上尚无特效的方法,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控制有可能导致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控制血糖高血糖是造成DN各种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延迟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并延缓微量白蛋白尿向临床蛋白尿发展的进程。在药物的选择上并不强调必须使用胰岛素。临床上降糖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强化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了尽可能地防止微量蛋白尿的发生,建议应尽早地强化血糖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