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期,据统计85%的妇女可患痔或使原有的痔加重,怀孕时胎儿压迫盆腔静脉,使直肠下部瘀血,引起血管扩张。妊娠后随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反射性引起痔静脉扩张,肛垫充血肥大所以妊娠期和分娩期妇女患痔疮.肛裂等肛门病者极多。在妊娠中晚期更易发生,经分娩后痔的症状和体征有望减轻。
对妊娠期痔的治疗鉴于药物致畸和疼痛造成流产等等因素的考虑,不论患者及家属,或施治医生均存有戒备之心,一般痔疮肛裂等疾病可在产后4-6个月减轻或自愈,所以没有特别的原因必须在妊娠期手术,处理应以调理大便,局部消肿消炎为主,如;口服润肠通便药物,外用熏洗,肛门内纳入痔疮栓等,常有良好效果。但若发生痔急性嵌顿或痛苦明显时,可考虑给予手术治疗,一般选择在妊娠中期(孕20-30周),此期间雌激素.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机能亢进,皮质类固醇增加,抗感染能力强,术后愈合快。妊娠早期,麻醉剂抗生素等对胎儿会造成不良影响(药物致畸),妊娠后期手术会造成流产危险,分娩后择期施术一般均无不良反应,可按一般痔处理原则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