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中国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在中医古籍文献中,痔有三种不同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二是所有肛肠疾病的总称。三是现代意义上的痔疮。痔是人类特有疾病,哺乳类动物不患痔,这可能因动物靠四肢行走,肛门位置较高,有益于直肠部血液回流。人类的直立姿态,肛门位置相对较低,可影响直肠部血液回流,在地心引力下容易成痔。
中医引许仁则论有:此病有内痔,有外痔。现代医学的痔分类,仍以内痔.外痔.混合痔为纲。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外痔;位于齿线以下,表面覆以皮肤,肉眼可见。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
1、静脉曲张性外痔(皮下肿块)
2、结缔组织性外痔(皮垂)
3、血栓性外痔(皮下血肿)
4、炎性外痔(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热疼)等4种类型。内痔;位于齿线以上,表面由粘膜覆盖,一般位于肛内,需肛门镜检才可发现,晚期内痔反复脱出肉眼可见。混合痔:具有内痔和外痔两种特征,可单发或多发形成环状痔,特点是齿线上下同一痔区相互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上下连成一个整体。
症状:许多内痔和外痔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仅有轻度肛门不适或偶有便血,体格检查时方可发现患病。出现明显便血.脱出.瘙痒流粘液.肿疼等症状时,通常已达中晚期。
临床表现:
(一)便血便血是内痔的主要症状,血色鲜红,量少,有的仅是血染便纸,多数为排便滴血,少数为喷射状出血。
(二)脱出脱出是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系肛垫失去支持.固定而形成。中期脱出后可自行还纳,晚期需要用手复位,脱出嵌顿后复位困难。
(三)瘙痒流粘液晚期内痔反复脱出,可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周常潮湿不洁,出现瘙痒和湿疹。
(四)肿疼内痔无炎症时不疼,肿疼常发生于内痔出现嵌顿.感染.血栓形成等合并症。血栓性外痔和炎性外痔则有明显肿疼症状。
(五)贫血由凝血异常相关血液病以及严重内痔长期大量出血导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