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食管癌;胸腔内吻合口瘘;护理。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但极为少见,其发病率平均5%~10%,胸内吻合口瘘更为少见,死亡率可高达28.5%~71%.。在治疗过程中护理组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加快治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我们特定了护理计划,对病人全面护理,直至治愈。精心护理是病人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1、临床资料
2008至2013年我病区共收治食管癌病人31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3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9例,胸内吻合口瘘4例,12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1基础护理首先病室要保持安静、舒适、清洁。吻合口瘘的患者因禁食水加上身体消耗出现身体消瘦,应经常帮助患者翻身给予皮肤护理,功能锻炼,骨隆突部位给予溃疡贴外用,每2h翻1次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病室内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预防感染的发生。
2.2引流管的护理:
(1)胃肠减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立即给予胃肠减压,这样可以减轻吻合口局部水肿及张力,而且可以减少消化液漏至胸腔,从而避免或减轻胸内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打折、弯曲和受压,留置胃管期间要详细准确记录24h引流物的颜色、量和性质以随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必要时胃管间断抽吸,待胃肠功能恢复时遵医嘱拔管。
(2)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的有效性,妥善固定胸引管,防止扭曲、牵拉、滑脱,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半卧位,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及水柱波动情况。胸腔灌洗每日用生理盐水4000ml。保持胸引管局部切口敷料包扎完好清洁干燥。冲洗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给予拍背、咳嗽排痰,有利于胸腔内液体排出。每日3次给予患者超声波雾化吸入,预防肺内感染的发生。
(3)空肠造瘘口的护理:空肠造瘘口实质上就是为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热能的需要。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也有并发症,主要是腹胀、腹泻,这与营养液的滴速、浓度、温度有关,我们认为空肠造瘘管的患者24h肠内营养液约为2000ml。滴速约为每分钟20滴,如滴速过快易发生腹泻、腹胀。营养液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2℃~38℃,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
2.3口腔护理因患者长期禁食水,体质弱、抵抗力下降,无法进食,细菌易在口腔内生长繁殖引起口腔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并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湿润口腔或涂以石蜡油。
3、纠正营养失调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造成大量液体丢失,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充足的营养是吻合口瘘治愈的重要条件,早期应视患者经济及营养状况采取肠内或肠外营养。
(1)肠外静脉营养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每日液体量约为3000ml,必要时输入血浆或红细胞。
(2)肠内营养一般有十二指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该患自带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灌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并交代一定要妥善保护好管道以免误拔。肠内营养应用中要注意滴入的速度、量、温度。灌注液体种类:应选择低脂低糖富含各种维生素的无渣流食,用牛奶、豆浆、米汤、菜汤、鸡汤、鲜果汁等交替灌注,每日供给热卡不低2000kcal,每次滴注前后均要用温开水30~50ml冲洗管腔防止堵塞。滴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配制器应煮沸消毒应用以免引起感染,空肠造瘘口应每日换药保持清洁干燥,每日记录24h出入量。
4、拔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空肠造瘘管拔除后要保持局部切口敷料包扎完好无渗出,定期换药。
5、心理护理
吻合口瘘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常有紧张焦虑、寡言少语、淡漠等不同心理障碍。针对这些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安慰解释工作,讲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正常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且吻合口瘘容易治愈,不至于发生生命危险,并通过口头、书面、示范等进行健康教育,也可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一方面耐心倾听患者感受,理解他们的痛苦;另一方面以亲人般的姿态,语言采用直接针对性或多样化的形式,将良好的信息和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通过细微服务、用心服务、悟性服务、微笑服务展现人性化护理,体现对患者的关爱与尊重,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心理护理是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心理护理是其战胜疾病的关键。
6、小结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程长,病死率高。但本组13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在20-45天内瘘口愈合,患者治愈出院。通过以上病例使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护士必备的基本条件。若发现病人的病情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利于医生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对症下药,促进病情恢复。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还应熟悉心理学知识,做好病人的心理指导,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新时期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对护士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