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低磷抗D性佝偻病主要原因:近端肾小管和肠道对磷重吸收障碍,有大量磷从尿排出体外,导致血磷过低,钙磷乘积<30,骨质不易钙化,以及25(oh)2d3转变成1,25-(oh)2d3障碍,导致骨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p22.31-p21.3。
临床表现:(1)由家族史。女性多见,病情较轻;男性患病较少,病情较重。
(2)多数1岁以后发病,逐渐明显呈“O”形腿,走路呈鸭步,下肢呈肘内翻、膝内翻和膝外翻,并有生长缓慢。
(3)牙髓质变形和损害导致乳牙早脱、变形和牙釉质缺损。
实验室检查:(1)血磷降低:一般呈中度下降0.48-0.96mmol/L,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血钙正常,甲状旁腺素水平正常。
(2)尿磷排出增多。
(3)X线:长骨干骺端变宽、毛刷状、杯口状改变、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不均匀,常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