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Brain在1981年发明并首先提倡使用的一种新型声门上通气装置。经口将LMA置入咽喉部,充气后,LMA在喉周围形成一个密封环形空间,既可保留自主呼吸,又能施行正压通气,属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
二十多年来, LMA以置入操作简单和维持通气容易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急救复苏和临床麻醉,目前为止,LMA在全身麻醉中应用已超过1.5亿人次,尚未发生过直接与喉罩有关死亡病例,20多年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解决/管理普通和困难气道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与分级:
临床上有许多情况,如外科手术和危重病救治过程中,均要求进行气道管理。据统计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困难气道发生率在1%~5%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口腔颌面和整形外科患者中,困难气道发生率高达15%。
发生困难气道时,无法实施有效人工通气,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可因缺氧而导致心跳骤停、大脑损害甚至死亡。麻醉相关死亡病例研究发现[3],70%的麻醉死亡病例是因呼吸道问题所致,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梗阻、困难插管和气管插管误入食道内。
患者是否会出现气管内插管困难是麻醉前查体需要注意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术前能做到精确预测插管困难,就可避免插管困难的误诊率和危险性,这是麻醉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
(一)困难气道定义
通常认为,在患者不能维持足够自主通气情况下,医生无法借助常规器械和技术来维持其有效辅助通气,即为发生了困难气道。围术期最常见的是麻醉诱导后,发生通气困难或喉镜暴露下气管插管困难。然而,由于衡量指标的不确定,许多因素都可影响到这一判断的精确性,如患者病理生理变化、操作人员技术经验、心理素质、尝试次数、损伤程度和临床设备条件等。
ASA困难气道定义:1993年,ASA曾建议制订困难气道的定义:
1、困难气道(difficult airway):指在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管理下,患者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发生困难;
2、面罩通气困难:指在面罩给予纯氧和正压通气过程中出现通气不足,致使麻醉前SpO2>90%患者,无法维持SpO2 90%以上;
3、喉镜暴露困难:指在常规喉镜暴露下,无法看到声门的任何部分;
4、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tracheal intubation):指常规喉镜下插管时间大于10分钟或尝试3次以上插管失败。
2003年,ASA遵循循证医学模式,重新修改了气道管理策略,认为气道管理的范围应从原先局限于困难气道,扩大到所有需要管理的气道。并要求采取更为安全的策略,尽可能避免由于意外困难插管而导致的紧急情况。同时,提高了喉罩通气的地位,把喉罩通气从紧急路径转移到了常规路径,认为非紧急情况下,也可常规采用喉罩进行通气。所以,当喉镜暴露失败后,只有在喉罩和面罩通气都出现困难时,才可认为发生了困难气道。
(二)困难气道分级
长时间以来,由于没有统一的困难气道分级标准,临床对困难气道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源于不同出处的困难气道分级方法各有长短,但又各自存在问题。临床常用的对气道通畅度评估方法(现代麻醉学)包括了。
①张口困难。
②颈椎活动受限。
③颌面部畸形。
④咽喉疾病。
⑤病态肥胖短颈及颈部瘢痕挛缩致颏胸粘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