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那里旁听心理学课程,多年前就听近似的内容,现在听起来却有了更多的体会,每听到会心之处就会自己展开联想,颇有心得。课后想想,所有这些‘进步’都是我的病人带给我的,不由很是感慨。
今天,教授讲到心理治疗中的‘领悟’,又被叫做‘开悟’‘顿悟’‘洞见’等等,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对个人和自身的环境有了深刻、透彻的了解和理解。这正是我们在心理治疗中要帮助我们的病人去做到的。然而,教授接下来便一针见血的指出――‘领悟’并不等于得道成仙,领悟之后还是要‘过日子’的,人生绝不是可以‘一次性解决’的问题。如果想通过‘大彻大悟’来‘脱离苦海’,那只能是又一次更严重的‘自欺欺人’。。。
如此听着课,我的心一下子便飞回我的病人那里去了。这个说法正是我这些天来常常感触的东西。小A在一次治疗中提到自己的无奈:父亲总是会说‘你这孩子要是没有这个病,。。。’给小A的感觉是,如果没有这个病,自己应该就是个完人;而现在自己因为不是个完人,在父亲眼中有着如此这般的缺点,那就是病还没有好的证据。在我看来,小A的爸爸怀抱着一个幻想:如果没有这个病,孩子一定是个特别有能力的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父母也就根本不必操什么心;那么如果现在能治好这个病,孩子就会立马变成一个乐观积极、有能力克服生活中所有困难的人,家庭呢也就该阴霾散尽,从此其乐融融了。这当然只能是个幻想。有好几个病友告诉过我,她们的病往往在好到一定程度时反复,就好像她们无法坚持到看清‘病好了以后的生活什么样’。我说,也许你们担心的正是那时的生活并不那么美好,还是很平常、很琐碎、很无趣、很紧张、很冲突。。。她们多是点头。小A最近的治疗里提到了对出国后的担心――当所有的困难那么陌生,又需要独自面对时,自己是否能选择直接面对,而不是再次‘转向病中求’?那曾有的类似经历令她十分不安。
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曾说过:心理治疗并不是给病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而是把那些不可理喻的病态现象转变成人类普遍需要面对的痛苦和问题。
人都有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幸福和快乐是建立在这种能力之上的。在我看来,幸福和快乐肯定不是心理治疗带来的,而是当病人可以面对人类普遍的痛苦和问题时自己选择的。对小A,我只能说,这一次你可以选择和上次有所不同。上一次你选择不求助――在网上连线后从不说话,这一次我们可以一直保持联系,一起面对你的困难。小A若有所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