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眼科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是眼科领域科研工作者致力研究的眼科疾病,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近年来均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是笔者感觉在普通白内障的患者及家属中,还存在很多认知误区,也使一些本来很好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在此有必要和大家探讨一下。
白内障的定义晶状体的混浊叫白内障,白内障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外伤性、后发性。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视力下降(视力是逐渐的缓慢的下降,无明显的眼部疼痛)、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色觉改变、视野缺失。
白内障的病因,遗传、营养、代谢、环境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过量吸烟饮酒、免疫系统疾病、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紫外线照射等
白内障的自觉症状,白内障是全球的第一致盲眼病,占到盲人的46%,我国白内障患者约有670万,需要手术治疗,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130万。白内障会不会遗传,应该是有遗传因素的,先天性白内障遗传率最高,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原因更多的还是和年龄相关。
白内障的发病年龄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不断增加,超过80岁的老人,白内障患病率是100%,白内障可否根治,就现在的医疗水平,白内障的治愈率应该是超过99%。
白内障的治疗时机:白内障的摘除手术从十九世纪开始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到现在的超声乳化术,还有根据我国国情发明的金针剥障术,经历了百年历史,手术适应症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过去传统观念认为患者视力要到了0.1以下甚至更低才可以考虑手术的观点,使很多对视力要求较高的患者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白内障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现在的白内障手术要求视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