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病贴治理论及应用
一、概念及历史渊源
咳喘病属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及其他肺部疾患范畴。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或气候变更时,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穴位贴治属膏药治法,是外治法的一种,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关于哮喘外治法的记载,此后历代的膏药外治法均有发展。直到清代《张氏医通》记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
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此后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 且多配伍芳香性药物如冰片、麝香、花椒、生姜等。每年夏天初伏、中伏和末伏3天各做1次,连续贴治3年,为1个疗程。
二、理论基础
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外治法的起源远远早于内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法。《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后汉书・方术传》中华佗“敷以神膏,四五日愈,一月之内皆平复”。《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代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种外治法。
清代名医徐洄溪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致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治里者,或驱风寒,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以随病加减,其药易厚而久贴。”“用膏药之,闭塞其气,是要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阐明了内治与外治的一致性。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现代医学及科学技术也证实,此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减少冬季发病次数,使疾病痊愈。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即使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也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古代医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学说。人体活动处于长期与自然相应而形成的阳气变化年节律的调控中,故阳虚者,尽管四季均不足,但因受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影响,人体阳气处于年节律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之势,体内寒凝之气也因此有易除之可能,乘其势而治之,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一方面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有随之旺盛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阴寒内盛者用温里祛寒药,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了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泻,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三、现代医学对冬病夏治理论及疗法的认识
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可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且皮肤间层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中时间- 血液曲线上表现出的峰谷现象,且不经口服,从而避免胃肠道消化液及肝脏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现代药物吸收机理的研究表明:角质层的含水量与环境相对湿度有密切的关系,药物敷贴,使局部形成一种汗液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从5 % ~10 %增至50 % ,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且一般药物如能通过表皮,都易于被真皮吸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皮肤微环境的改变,利于药物吸收。
膏药贴敷可以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进而使皮肤角质层形成多孔状态、药物与热效应的结合、发泡药物(如白芥子) 的使用、芳香类药物(麝香、冰片等) 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药物从皮肤透入。
用贴敷疗法治疗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 减少炎症反应, 调节免疫功能。穴位贴敷能有效地提高患者体内的干扰素水平。
四、中医对咳喘病的认识
1、病因病机:主要集中在痰、瘀、虚三个方面,痰瘀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而虚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咳喘病的病机为外邪入络,痰湿阻络,由虚致瘀,引起气机壅滞,血流不畅,导致“瘀证”,“瘀证”贯穿于病机之中,影响其发生、发展,形成了邪、痰、虚夹瘀的病机特点。临床多以痰盛、气促为主,而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交凝,闭阻气道肺络,是其病理特点的必然结果,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心俱虚而成痰气互结,气滞血瘀三证,故认为痰阻气滞血瘀乃是其根本病理因素。本病不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迁延期,正气不足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气虚损,卫表不固则易患外感,引动内饮而致旧病复发,脾肾阳虚则水湿不化,聚而成痰,壅肺而咳。发病脏腑主在肺、脾、肾。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的理论出发,在肺以咳嗽为主,在脾以咳痰为主,在肾则以喘促为主。本病特点标实而本虚,标在肺,制在脾,本在肾。若病位在肺,则多为肺气不和,失于宣降,痰湿内生而咳。若病在脾,痰阻气道多由脾虚不运,精微不布,湿聚痰生。若病在肾,系咳喘日久不愈,下损及肾,肾气不化则饮邪上逆,痰多咳喘,肾不纳气则呼吸困难。
2、中医证型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尚不统一,主要为六淫、八纲、脏腑辨证。咳喘病病位在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久则累及脾肾,据此,传统上常分为五型论治:痰湿犯肺、外寒内饮、表寒里热、肺脾两虚、肺肾两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