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是医生在心理学科学理论指导下所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将心理学原理个体化地应用于当前的病人,为病人提供心理的帮助。医生在学习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治疗的各种理论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切实开展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边学习理论、边从事心理治疗实践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如同学习外科手术,学习外科学,学会的只是理论,考试也可以得高分,但是,真的是到了做手术的时候,还是不会操作,遇到特殊的情况仍然是不知道如何处理。有些医生会想:“等有一天,我把所有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全部都学会了、学通了、掌握之后,我才开始去临床操作”,结果是,很多年过去了,参加了很多心理治疗培训班,看了很多书,仍然是无法读懂书上的理论和概念,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具体的心理治疗操作。结合书本,在实践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病人学习,才能较快地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治疗师。
2、心理治疗既是科学,更是艺术
心理治疗的科学原理并不是很难理解,而要把心理学的原理个体化地应用于每一个具体的来访者,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医生把心理治疗会谈当作一门艺术来对待或许会更好一些,这要求医生选择最佳适应症、最擅长解决的问题和最适合医生操作特点的病人,在达到职业化、专业化要求的同时,灵活地运用各种理论和技术,融会贯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技术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医生自己的独特治疗方式与个人风格。医生不仅是要懂得心理治疗中的道理,识别心理反应的各种现象,更要在治疗中把握火候,把握好尺度,即兴式地、创造性地工作,形成医生的操作艺术。
当前,心理治疗正处于职业化的进程中,而职业化培训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达到心理治疗的标准化,即在治疗关系、操作技能、会谈过程和策略等方面的标准化。医生在学习心理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职业培训中逐渐使自己的操作变得标准化的同时,打破“最优化”的神话,注意培养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使自己擅长解决某些心理问题。
3、 “人性化”与心理治疗理论、技能的关系。
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是要做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具体表现在职业化的心理治疗关系之中,这正是人本主义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最少有治疗技术的心理治疗,但它最强调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所有医生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我们应该坚信,不是医生解决了病人的问题,而是病人本来就具备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潜在能力,他是在医生的帮助下,最终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原理,其实学习心理治疗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人本主义的观点,为病人提供一个有利于其个人成长和完善的治疗情境、治疗关系,相信他一定能够从痛苦中走出来、解决他自己的各种心理问题。这样看来,与心理理论和技能比起来,最重要的是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理解、接纳和尊重病人,即对待病人要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人性化”。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其目的正是为了在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病人的人性化!
4、个人成长:个人分析与案例督导
医生在学习心理治疗理论知识和加强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要想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助人能力,医生需要定期接受个人分析和案例督导,以帮助解决医生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医生人格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应该说,每个人都不是完美心理健康的人,心理治疗师也不例外。如果心理治疗师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自我觉察并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他的助人能力,甚至使医生变成了心理治疗工作的牺牲品。
心理治疗师的督导制度,最先由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现在作为一种职业常规制度,已经为各个心理治疗学派所广泛采用。
当初,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治疗的时候,医生作为冷静的旁观者,坐在病人的侧背后,默默地等待病人把其自由联想的内容讲出来,然后再与病人一起进行心理分析。
现代的精神分析治疗,主张医生要主动参与病人的对话,强调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这就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注意发现病人的“盲点(blind dots)”、“钝点(dumb dots)”,对病人的症状、移情、阻抗等进行分析和解释,还要注意并及时发现自己的潜意识活动特点,如对病人的移情和反移情等,同时要注意分析自己在治疗互动中与病人之间所进行着的投射认同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分析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这需要医生不仅具有分析病人的能力,更要具有自我觉察、自我分析的能力,以维护治疗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助人能力。
因此,在进入精神分析职业工作时,医生自己首先要接受分析,以便能够使自己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潜意识欲望、症结及心理冲突,了解自己的“盲点”和“钝点”,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提供精神分析治疗。个人分析一般是医生要请一个高年资的精神分析师为自己做长程定期的个人分析。在国外,个人分析一般需要500至1000小时。
医生在为病人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还要请富有经验的高年资心理治疗师对自己所接待的案例进行定期的案例分析和督导,以便帮助医生了解他自己在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如病人的移情和医生的反移情等,以便更为有效地与病人互动,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
在个人分析和案例督导的同时,建议医生最好能够定期参加心理治疗的小组讨论和专业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小组成员可以对事不对人地进行一些心理治疗案例的讨论,在案例小组同辈督导的同时,治疗师可以间接地得到个人心理督导。
如果心理治疗师把自己的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理论和治疗病人上,心理治疗师就会很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是职业倦怠,会厌倦心理治疗这个职业。因此,心理治疗师要想很好地帮助病人,就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个人心理成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要多与来访者之外的、我们生活中的所谓“健康人”交往,要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有向朋友倾诉的机会,获得他人的理解与社会支持。为了自身的心身健康,心理治疗师一定要做到“半个身子在业内,半个身子在业外”;“同事之外有朋友,工作之外有生活。”
结束语
心理治疗的目标不仅是消除疾病,更是走向健康。过去,人们是在向手术刀要健康,向药物要健康,向体育运动、保健品要健康。现在,人们可以向心理要健康,向心理要心理健康,向心理要身体健康。一个人做事的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而做人的成功,首先要有一颗健全的心灵。让心理健康创作生活幸福,推动事业成功,让心理健康成为每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