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Jacques Puel和Ulrich Sigwart在法国Toulouse置入第1例冠脉内支架,至今已20余年,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纵观冠脉支架的发展,可以分为裸支架时代和药物洗脱支架时代。裸支架(BMS)的优点:
1、其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PTCA;2.可以降低PTCA术后再狭窄率(由30-50%下降至20-30%);3.术后阿司匹林和噻吩吡啶双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比药物支架(DES)短,至少1个月,最好12个月(如患者出血风险高,最少应用2周)。不足之处:术后由于内膜增生,支架内再狭窄导致再次血管重建率高。而DES可显著抑制内膜增生,从而大大降低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5-10%)。现有研究显示DES的疗效优于BMS,安全性至少与BMS相当。
冠脉支架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支架设计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网状、管状、环状以及缠绕型支架(管状和环状支架在临床应用较多)。根据支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钛、钽等支架。根据输送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囊膨胀性支架和自膨胀性支架。根据特殊用途而设计不同的支架,如适合分叉病变的支架以及针对冠状动脉瘤或穿孔的带膜支架。
DES在临床应用最广范,并在不断更新。更新主要在:
1、载药技术,第一代DES均采用了聚合物涂层,其目的是控制药物释放。新一代DES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选用了更为复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如PC聚合物)和完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如PLA和PLGA,可以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在药物完全释放后在局部仅遗留裸金属支架平台。另一种理念是避免使用聚合物涂层,乐普公司新近研制的血管内无载体药物洗脱支架,既可避免不可降解聚合物永久性刺激血管壁,影响内皮化,又避免了可降解聚合物在降解之前的不良作用以及降解过程中潜在的副作用。
2、支架所载物,最初常用涂层药物为雷帕霉素(西罗莫司)、紫杉醇,新近涂层药物有肝素、水蛭素和雷帕霉素类似物:依维莫司、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还有Genous内皮祖细胞捕捉支架、美国FDA已批准的γ和β放射性支架、静脉覆盖支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涂层支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涂层支架和17-β-雌二醇涂层支架等等。
另外,目前已研发成功完全可降解支架,这种支架一旦完全吸收,即无残留的支架残体,局部血管可得到修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