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慢性胃炎癌变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是幽门螺杆菌惟一的传染源,进食不清洁的食物和接吻,都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并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机会也增多。感染时年龄越小,以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
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做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被忽视。要想早期发现胃癌,对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有胃部症状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均应尽早定期进行胃部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取一些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研究人员对食管贲门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居民贲门癌癌变过程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在慢性活动性胃炎较重的区域内细胞容易发生早期癌变,应引起警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系,因此,防治慢性活动性胃炎癌变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预防胃肠道传染病一样,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只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高温加热的熟食,喝开水,生吃
瓜果蔬菜要洗净,就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惟一有效措施。
留神胃癌的“胃外”表现
胃癌,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上腹胀痛、恶心、食欲减退等与胃炎、胃溃疡相似的症状。但对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以“胃外”表现为主的胃癌,警惕性不高,认识不足,易被忽视而误事。
胃癌的“胃外”首发表现主要有:以卵巢转移为首发表现文献报道,胃癌发生卵巢转移并以转移灶为首发表现者,占女性胃癌病人的43.6%。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腹痛,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等,而胃肠道的症状不明显。胃癌卵巢转移并以卵巢转移灶为首发表现者,多发生于绝经前期或青年女性。两侧卵巢多同时受累,卵巢增大,包膜完整,切面呈实体性或黏液样,部分可分泌雌激素,故临床上常表现出各种类型的月经不调。易误诊为单纯性卵巢肿瘤。
以肝转移为首发表现胃癌的肝转移率为45.9%~46.5%。肝转移影像学检查常为多发性病灶,散在分布,呈圆形,边界清楚。AFP检查为阴性,多不伴有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表现。
以体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恶性程度较高或晚期胃癌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脐周。体格检查时可在左锁骨上窝或脐周扪及肿大、不光滑、质地坚硬如石、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的结节。它也可能为临床首先被发现的症状或体征,而后才追查出胃癌。
结肠、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结肠癌、直肠癌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癌肿之一,由于发病特点的特殊性,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现将其早期表现介绍如下:
食物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内完成,等到食物到达结肠乃至直肠时,已变成排泄的废物。人们吞嚼食物之后,通过小肠先到右半结肠,再到左半结肠,最后到达直肠。患右半结肠癌的病人常有继发感染和慢性毒素吸收的特点,表现为低烧、盗汗、全身乏力、贫血等症状。因左半结肠的肠腔较窄,促使较小的肠腔很快变狭窄,故患右半结肠癌的病人易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低位肠梗阻的症状。
直肠在消化道的末端,早期直肠癌病变仅在肠粘膜上,可无明显的症状。但病情逐渐加重后,可有肿瘤的局部刺激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由正常的每天1―2次,增加到3―4次或更多,大便不成形。肛门不适,有下坠感,有时腹部隐痛,有时便血、有粘液。
结肠、直肠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在青年人中发生率也明显升高,所以当你有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或无原因的粘液、脓血便、原因不明的低烧、盗汗、贫血或慢性肠梗阻,都要警惕是否患结肠、直肠癌。如果出现有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可长期按肠炎、痢疾治疗,以免延误诊断。
反复鼻涕带血警惕鼻咽癌
鼻咽癌为我国多发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首位。鼻咽癌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表现为:倒吸涕中带血或擤出带血鼻涕,这是肿瘤表面破溃所引起的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以早晨起床时多见。由于出血少且时有时无,因此常被患者忽视,或被误认为呼吸道炎症进行治疗。该病还会引起耳部的症状,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耳堵或伴有鼓室积液。当鼻部出血量较多时,病变常已进入晚期。此时可出现鼻塞、颈部肿块(颈部淋巴结转移)、头痛等,还可出现脑神经症状,如:视物模糊、睑下垂,甚至眼球固定或失明。
鼻咽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可能与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及多种化学物质(多环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素镍等)有一定的关系。
要预防鼻咽癌,首先饮食中少吃或不吃含亚硝胺类的食品,如:腌制的咸鱼、咸酸菜、咸肉和某些含亚硝胺类的罐头食品。据有关资料显示,10岁以前儿童常吃咸鱼,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会显著增加。其次,40岁以上的人在进行体检时要注意鼻咽部的检查。另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由于鼻咽位置隐蔽,同时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比较复杂,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人们应当提高警惕,重视早期临床症状,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若鼻涕中反复出现血性分泌物或鼻涕呈淡粉色或带有血丝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无原因骨痛应当小心骨癌
骨癌以青少年为高发。我国著名小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在他主编的《实用小儿肿瘤学》中记录:骨肿瘤居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其中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多见于10岁~25岁的青少年。它起病急,短期内迅速转移。
虽然骨癌确切的发病诱因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与基因改变有关。骨肉瘤每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三,约3/4发生在膝关节。已被科学证实的是,如患者小时候得过发生在眼球的视网膜母细胞瘤,长大以后患骨癌的机会就相当高。
骨肉瘤临床表现为肿块生长比较快、疼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功能障碍、病理骨折等。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在骨髓腔里倍增得特别迅速,使腔内压力异常增高,从而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感。骨肉瘤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相当凶险,癌细胞半年至一年内会出现肺转移,从而造成病人死亡。
骨癌一般多发于青少年,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长,所以骨癌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生长疼,或以为是一般的关节炎、扭伤、骨膜炎,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故骨癌就医也是越早越好。如果青少年出现肿、痛、局部皮肤温度高,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
肺癌早期的肺外表现
我们知道,肺癌的典型症状是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等肺部表现;然而据统计约有半数肺癌患者一开始是表现在肺外的症状,而且往往先于肺肺部症状出现,无形中成为肺癌的早期信号。但由于这些症状与肺癌似乎占不上边,帮常常误诊其它疾病,因此我们要有所警觉,注意掌握这些信号,这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会有帮助。肺癌主要有哪些肺外症状呢?
1、骨关节症状:此类症状较为多见。由于肺癌细胞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内分泌激素(异源性激素)、抗原和酶,这些物质运转作用于骨关节部位,而致骨关节肿胀疼痛,常累及胫、腓、尺、桡等骨及关节,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状指,X线摄片检查可见骨膜增生。
2、肩背痛:肺外围型肺癌常向后上发展,侵蚀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组织,从而引起肩背痛。这类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状。
3、声音嘶哑: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由于肺癌的转移灶在早期即可出现,并县城转移灶有时可长得比原发灶快,因此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灶出现。
4、神经系统症状:肺癌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突然昏迷、失语、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因肺部症状不明显,常误诊为及血栓、脑肿瘤。
5、男性乳房肥大:男性肺癌患者,约有10%-20%出现乳腺肥大,有单侧肥大,但多数为双侧肥大,而且这种症状出现时间比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等肺部症状早一年左右。这是因为某些肺癌细胞能分泌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种激素可引起乳腺组织增生,使乳房肥大。
肺癌要早诊早治
由于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不同,医学上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又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等。
早期肺癌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因此当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憋气、消瘦等症状时,就应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以排除肺癌。近年来随着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癌的确诊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甚至许多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依靠影像学检查就可确诊肺癌”的误区。事实上,痰细胞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及综和治疗。
由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确诊肺癌后仅20%的患者尚具备手术切除的条件。即使是这些可手术的患者,部分病人也需要进行术前辅助化疗及术后巩固性化疗。因此有人统计,大约9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都要接受化疗。由此可见,化疗在整个综合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肺癌化疗已走过了半个世纪历程,联合化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20世纪80年代铂类药物的问世以及近十年来健择、泰素、诺维本等新型抗癌药的出现,使肺癌化疗的疗效进一步提高。目前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有效率达60%~70%,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有效率为30%~40%。
放疗是中晚期肺癌综合治疗中另一重要方法,近年来放疗技术发展迅速,超分割放疗、适形放疗、X―刀、γ―刀等新技术的运用,在尽可能减少放射线对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对肿瘤的放射剂量,使疗效提高。
目前国内外正在推行的同时放化疗的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不远的将来,基因治疗将逐渐应用于临床,希望给肺癌的综合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尤其沪、京、津及沿海地区是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地区。
与乳腺癌病因有关的因素较多,常见的危险因素有:
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产年龄。家族史。乳腺的良性疾病。饮食因素及肥胖。内分泌因素及激素。电离辐射。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感染等。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 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
2、数目 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偶见2-3个。
3、大小 肿块大小不一。以往因就诊较晚,肿块多较大。
4、肿块形态、表面及边界肿块形状多样,-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
5、肿块质地其质地并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甚至为石样硬。
6、活动度与良性肿块相比,其活动度较差。
乳头溢液
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率较低,一般在10%以下,血性溢液中约有12%-25%为乳腺癌,但50岁以上患者的乳头血性溢液,乳腺癌可能性大。如有溢液,而触不到明显肿块,可为管内癌的早期临床表现。
乳头和乳晕改变
癌灶侵及乳头或乳晕时,可使乳头偏向肿瘤--侧,或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乳头完全回缩人乳晕下。
局部皮肤改变
一些部位浅在的早期癌使皮肤外观凹陷,酷似酒窝,临床称为"酒窝征"、或"橘皮样变"。。
乳房轮廓改变
出现轻微外凸或凹陷。亦可见乳房抬高,令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
乳腺癌早期出现转移者,一般触摸不到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若乳房肿块具有恶性征象,同时触及的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较大,则说明转移的可能性大。有些隐性乳腺癌往往以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乳房内原发病灶很小。
甲状腺癌是怎样查出来的
正常的甲状腺既薄又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旦肿大或出现肿块时,在相当于衣领的部位(即颈部前正中区,喉结的下方)就可有外突表现。甲状腺癌是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可发生在各个年龄组,但7―20岁间和40―50岁间各出现小高峰,女性多于男性一倍。
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清楚,只知有些因素与本病有关,如婴幼儿时期的X线照射为青年人甲状腺癌的诱发因素。
甲状腺癌除未分化癌外,预后良好。甲状腺癌即使出现肺及远处转移者,大都能带瘤生存多年。
甲状腺癌的自查
1、注意甲状腺肿大的形状。甲状腺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也包括甲状腺癌。
2、注意肿块的大小。肿块若呈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性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在2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疑为甲状腺癌。
3、注意肿块的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及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表面光滑一致者,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表面不很光滑者,由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呈单个结节肿大,但表面光滑、均匀者可能为腺瘤;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
4、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呈缓慢增大,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病程可为数月至数年;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明显,速度较快,可在十几天或一、二个月内明显增大。
5、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能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是甲状腺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早上医院检查。
甲状腺癌的诊断
甲状腺癌常有如下表现:肿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界限不清,瘤体较大;肿瘤可延伸至甲状腺之外,移动性差或固定,增长迅速;有时乳头状癌也呈囊性,穿刺可吸出棕黄色或暗褐色液体;肿物增大压迫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颈下中部、胸锁乳突肌旁可出现肿大、质硬的淋巴结;30%以上的髓样癌可出现原因不明的顽固性水样腹泻。
X线检查。拍片可见甲状腺肿瘤内有散在钙化及气管受压、移位或骨转移灶。
甲状腺扫描、癌组织吸131碘差,形成冷结节区。但大多数冷结节的腺癌样囊肿,须结合病史和其它检查进行诊断。唯一确诊的方法可疑组织的活检。
白血病十大特点
起病突然 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1、发热 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2、出血 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3、贫血 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白、头晕、心悸等。
4、肝脾肿大 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著。
5、淋巴结 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6、皮肤及黏膜病变 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
7、神经系统炎症 蛛网膜、脑膜等处可以发生白细胞浸润,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肢体瘫痪等症状。
8、骨骼及关节病变 病变浸润骨骼及关节后,常发生骨骼及关节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偶有剧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出现骨及关节压痛。
9、其他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眼眶、泪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现肺部弥散性或结节性改变,同时伴有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蛋白尿、血尿、闭经或月经量过多、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等症状。
如何警惕女性外阴癌?
持续的外阴瘙痒是外阴癌最常见的症状,但瘙痒常常并非由于外阴本身所引起,而是与其前驱病变有关或同时合并其他皮肤病。因此,一旦出现外阴结节或肿物则要当心外阴癌。
有时略感疼痛,有时见少量分泌物或出血,有时仅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约10%患者无任何症状。早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能完全治愈,而晚期患者预后极差。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时,应及时求医,而不能羞于启齿,贻误治疗。
有学者认为经常给外阴照镜子是发现早期外阴癌的好办法。
目前对外阴癌的病因虽不明确,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2、慢性外阴营养障碍;
3、性病(淋巴肉芽肿、湿沈及梅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