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我们如何抓住早春养生,是一年的大事。春季(农历1-3月),即我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风、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
春天在中医归属五行属木,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属木性相通,因而春气通肝。“肝为刚脏,将军之官,罢极之本,魂之居也”,中医认为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主藏血。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肝经当令。人的身体精神状态焕发。可是如果春天不注意养生,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引起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早春时期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不得病,少得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早春养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饮食方面: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吃含盐和油脂高的食物,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因水能生木,所以应该多吃补肾的食物以养肝,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枣、黑豆等;中医讲究取类比像,应多吃生发之物也是十分健康的,如豆芽等;多吃甜的、少吃酸的。“酸入肝”。因为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以及枣米饭。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春季还应该多吃蔬菜、多吃野菜,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榆钱、竹笋等;还要多喝粥,可以在早餐或者晚餐中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此外还应补充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鹌鹑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所以春季食用一些益气升发、养阴揉肝、疏泄条达的药物,配合相应的食物来调制,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春季养生药膳常用的药物有:首乌、白芍、枸杞、黄芪、人参、川芎等。配用的食物有鸡蛋、羊肉、猪肉、动物肝脏、木耳、笋、香菇、黄花菜、鲫鱼等,制成首乌肝片、拌茄蒜泥、鹌鹑肉片等都是非常好的。
起居方面:《内经》中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季,晚上不要睡得太晚,早上要早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起床后宜披散着头发,松开衣扣,舒展形体,在庭院中散步,这样使思维易迅速活跃起来,老年人晚间睡眠质量一般不高,宜安排一定时间的午睡;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
春天应莫忘“春捂”,养成“春捂”的习惯。严寒的冬季各种保暖措施的完备,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开,过早地顿减衣物,一旦寒气袭来,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能,造成各种疾病,所以“春捂”习惯要保持,衣物宜渐减,衣着宜“上厚下薄”,体质虚弱的人要注意背部保暖;还应谨防春困,春困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管、毛孔扩张,相对稳定的血流量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供应脑的血流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可以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加强体育锻炼,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等方法亦有益于解除春困;此外,春季的养生,家居绿化是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绿色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我国民间也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绿色还能吸收阳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有益于眸明眼亮和消除疲劳,并使嗅觉、听觉以及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改善。家居绿化的重点是阳台。在阳台上种些花卉,摆上盆景,可以美化环境,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运动锻炼方面:肝为“罢极之本”,故提倡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平日多散步,坚持每周散步3次,每次45-60分钟,还有慢跑、做操、打球等,春天,万木吐绿,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到郊外风景区春游、放风筝,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畅通、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强体防病;还应该每天早起以手指甲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一百遍,坚持下去,自会发质光亮、还有助黑发生发、神清气爽,并且对高血压、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效果;每天早晨起床揉揉肺经也是很养生的,肺经在我们手臂内侧,它经过肩窝开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们取它上下两端的穴位来按摩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一个穴位在肩窝位置的中府,另一个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情绪方面:春天为肝气当令,肝为阳脏,喜调达而恶抑郁,应该畅达情志,陶冶情操,怡然自乐,顺应肝气。《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应特别重视精神的调养,精神活动是由五脏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生理活动。精神调养对身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的肝为调理气机,疏泄条达,以助气血运行。避免过度的情志活动、保持心态的安闲清净、排除杂念和保持精神守持于内而不外耗的养生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