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在国外一直处于统治性的地位,而国内却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发展较快。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和一部分神经外科医生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视,国内的医生也开始关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随之而来的是关于疗效的争论,关于手术创伤、风险以及斑块去除与否等等不仅在专业人士之间没有统一的意见,也为患者的选择带来了困惑。
最近, Lancet Neurology 杂志发表了来自英国的 Brown 教授等进行的一项名为国际颈动脉支架试验(ICSS)的研究,该研究纳入了来自全球范围内 50 家研究中心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接受支架治疗组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组,观察支架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该研究结果显示支架治疗组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间,致残性卒中或死亡发生率以及 5 年风险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尽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成形术在研究中势均力敌,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病变的特征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考虑,权衡不同操作方法的风险,并根据医生的经验选择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