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动脉局部的异常突出,其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死亡率可高达50%,再出血是动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来判断是否有颅内动脉瘤并描绘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学特点:分别为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直接导管插管造影,后者是诊断的金标准。
脑动脉瘤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有三种:观察、开颅夹闭和介入治疗。对于已经破裂出血的动脉瘤,观察相当于在脑内存留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可能在短期内再破裂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或残废,因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一经证实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应予以积极的外科治疗。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经典手段,于193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然而对于某些动脉瘤(取决于动脉瘤所在的部位和形态)手术夹闭的风险高于可能得到的利益。
ISAT是迄今为止唯一比较手术和血管内技术的大型,前瞻性,随机试验,一年的评估显示,外科手术患者的病残率明显高于血管内治疗相。目前,出了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球囊、各种修饰弹簧圈、液体栓塞材料、双微导管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拓宽了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目前对于破裂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还没有结论,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动脉瘤部位、体积、患者状态、出血量以及医生和医院的技术特长等可能影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所有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