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在具有充足的睡眠条件下,患者主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质量不佳,进而导致某种形式的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可发生于各种族人群的各年龄段,据调查全球有约27%的人有睡眠问题。
失眠在中国成年人中的发生率约为33%-50%;平均大约45.4%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曾经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我国睡眠不良者高达5亿人,高出发达国家近十个百分点,半数病情较重,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失眠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研究表明 1年至数年的随诊期间50%~85%的失眠患者表现为慢性失眠。
失眠主要表现为: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维持睡眠困难(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过早觉醒(总时间<6小时,且醒后难以入睡)、睡眠感丧失(自觉整夜未睡)、睡眠质量下降,睡后无恢复感、不解乏。伴日间精力减退,可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
其中,日间功能减退包括: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情绪波动或易激惹;日间思睡;兴趣、精力减退;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对睡眠过度关注
门诊详细问诊后,对于首诊患者应该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继发失眠。通常最主要包括睡眠呼吸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运动障碍(睡眠期间的不宁腿或周期性肢体运动)或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时差);或由于内科疾病或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或由于药物引起的失眠。体检:重点检查眼、耳、鼻、喉、颈部以及血压情况。如有器质性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发现的原发病。
若上述都没有问题,其原发失眠的可能性较大,应该进一步了解既往用药的品种及疗效,给予系统的治疗建议:
(1)非处方药:最常用的是抗组胺类药物。对于这些药物疗效的评定尚缺乏系统性观察,而这些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注意。
(2)处方药物:苯巴比妥类。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的苯巴比妥类药物已经退出了镇静催眠药物的类别。由于其高成瘾性和安全性差,任何情况下医生都不应再选用这类药物作为催眠药物。
苯二氮卓类(也就是百姓常说的“安定”类):是非选择性GABA受体复合物的激动剂,同时也有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可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但同时也影响正常的睡眠生理结构。可以导致日间嗜睡、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功能受损、反跳和戒断症状。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依赖性。长半衰期药物对服药次日的精神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影响更为显著。短半衰期药物在停药时出现的反跳和戒断症状更严重。不主张首先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初次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治疗短期睡眠障碍一般主张尽量采用短半衰期药物,使用时间不应>12周,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对于顽固的睡眠障碍患者,选用长半衰期药物,但要特别注意患者服药次日有无显著的困倦、疲劳、遗忘、精神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其实很多患者都在用“安定”来治失眠,但常年用安定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其痴呆等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率要比普通人高50%。
主要的药物包括: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咪达唑仑(力月西)、劳拉西泮等 。
而非苯二氮卓类的唑吡坦(Zolpidem)、佐匹克隆(Zopiclone)、扎来普隆(Zelaplon)等的出现,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安定类,已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首选药物。它们均为选择性GABA受体激动剂,因此没有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不影响健康人的正常睡眠生理结构,甚至可以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生理。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传统安定类好,所以推荐!
抗抑郁剂:其使用正逐渐增多,尤其很多人的睡眠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对伴有情绪不佳的患者,用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剂是一举两得的。目前曲唑酮使用最多,能显着改善各项睡眠参数,短期应用疗效稳定,但缺乏长期研究资料。米氮平对睡眠改善有帮助,对食欲及胃肠功能不良(尤其是恶心呕吐)有改善。难治的顽固失眠患者还可以配合小剂量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做增效剂。当用非苯二氮卓类效果不佳时,酌情推荐!
其他:有的人通过饮酒睡眠,这是绝对是有害健康的。否则不仅睡眠问题没有解决,还伤害了肝细胞和神经细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