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治疗方式很多。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再发、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预防痔疮的发生,建议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锻炼: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做广播体操、打拳、练气功、踢毽子等,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状态,防止大便秘结,可以预防痔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另一种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这是一种内按摩的方法,有疏通经络、运化气血,锻炼肛门括约肌,升提中气的作用。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预防便秘:正常人排大便1-3次/日,或1次/1-3日排便,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结坚硬,不仅排便困难,而且由于粪便堆积肠腔,肛门直肠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而使肛垫造成病理性肥大,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痔疮。为防止大便秘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理调配饮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也可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燕麦等饮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及酒等。
②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或蜂蜜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时间过长,或看报纸、玩手机、或过分用力努挣肛门,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当予纠正。
③选择正确治疗便秘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调配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纠正。对于长期的顽固性便秘或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原发病,切不可无节制地长期服用大黄、芦荟等泻剂或长期灌肠。因长期服用上述泻剂不仅会造成直肠、痔血管充血扩张,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长期灌肠,会使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而有利于痔疮的发生。因此若患有顽固性便秘须在有经验的肛肠专科医师指导下正确、规范治疗。
3、注意孕期保健: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妇女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洁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4、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诱发肛门周围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疮疖、脓肿。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时,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疮。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定期清洁,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5、其它:腹压增高,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临床上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肿瘤压迫腹腔内血管,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肝硬变等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可致肛门直肠血管扩张,而引起痔疮,此时应首先治疗肝硬变等原发疾病。不应急于先治疗痔疮,因为肝硬变缓解后痔疮症状是可以改善的。
总之,预防痔疮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规范操作,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痔疮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状减轻,减少和防止痔疮的发作。或者咨询肛肠科专业人士,解决的“后顾之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