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痔病是最为常见的直肠肛管良性疾病,在我国肛门直肠疾病中,痔发病率占80.6%,自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在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 或称肛垫( anal cushions) ,肛垫的病理肥大即为痔病”。这一新的概念已受到多位学者的支持和认可。基于上述理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肛垫”是直肠肛门正常解剖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男女性及各种族,不能认为是一种“疾病”,只有合并出血、脱垂、疼痛、嵌顿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所以目前对痔的治疗,由过去的以消除痔块为目的,改为消除症状作为首要目的。多年来,痔病的手术方式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革,从破坏性较大的Whitehead环切术到经典的MM术,再到PPH,TST,其发展的方向是从整体切除为特点的根治性治疗转变为以选择性切除为特点的个体化治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种手术都有其局限性。能够设计一种治疗痔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成为医疗工作者的最大夙愿。经过多年临床工作,本人认为几种治疗方法的最佳组合可能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 内扎外切术作为治疗痔病的经典术式,其操作简单,效果显着,目前仍是国内外治疗痔病的基础术式之一。但其切除痔核较多,对齿线区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齿线区是排便反射的诱发区,分布着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末组织。当粪便由直肠到达肛管后,齿线区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就会反射地引起内外括约肌舒张,提肛肌收缩使肛管扩张,粪便排出。当齿线区受到破坏,排便反射减弱,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性肛门失禁、便秘;并且由于皮肤黏膜切除过多,愈合后瘢痕过多,易引起肛门狭窄;疼痛是肛门术后并发症中必然出现的症状, 若切口较多,对神经刺激大,术后疼痛尤为明显。齿线以下的肛管组织神经十分敏锐,受到手术刺激后可产生剧烈疼痛,并且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形成创面,使肛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因而排便时刺激可引发撕伤性的剧痛。由于传统的MM术存在上述多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精神上及身体上巨大的伤害,促进了目前肛肠科医生治疗痔病术式的大发展。
套扎法是在传统结扎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国外始于1954年由Blaisdell首用胶圈套扎法治疗内痔,之后 开始普及,而我国于60年代初开始应用套扎法治疗内痔, 80年代在全国各地得到大力推广。目前,套扎治疗内痔仍是非手术疗法中治疗痔疮的主要手段,痔疮套扎有两种方法,即传统的“痔核基底套扎法”和改进后的“痔上黏膜套扎法”。传统的内痔套扎法,其原理是通过器械将胶圈套内痔的基底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束扎力阻断内痔的血供,使内痔缺血、坏死、脱落,并使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而达到使周围组织固定的目的。其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疼痛、坠胀、水肿、小便困难等。 “痔上黏膜套扎法”。痔上黏膜套扎法,即将套扎部位改为套扎下移肛垫根部的上方直肠下端的正常黏膜。既往医学上多认为痔的形成是由于直肠下端或肛管内丰富的静脉丛发生扩张或曲张,但现代医学解剖研究发现,扩张的静脉并无任何病理性损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肛垫下移学说”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 ,“肛垫下移学说”系于1975年由Thomson首次提出,认为系因肛垫(肛管血管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肛垫充血,下移形成痔,肛垫有闭合肛管、节制排便、防止漏气、漏粪等肛门失禁症状,因此不能随意被切除。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痔病的手术选择,传统术式MM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考验,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该术式术后的并发症,如感觉性便失禁、肛门疼痛、切口水肿、脱核期出血、尿潴留等,增加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以及经济上的负担。因此,我科设计出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治疗痔病,利用了套扎法的优势,抛掉在齿线处“敏感区”手术操作的弊端,扬长避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