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简单讲了一些声音的传导过程,让大家知道声音传到耳朵里面首先是要经过这样微妙的传递过程的:声波从耳廓--耳道--鼓膜--中耳腔。那么,这些部位有了问题,就属于传导性聋。
今天,我再给大家讲一下更加神奇的现象:声波的能量又如何让我们的大脑感知各种声音的存在的。我们中耳腔里面有三块听小骨,当声音传导最后一块小骨头时,这块骨头上面有一个像我们骑马上马时脚踏的镫子,所以又叫镫骨。这镫骨的底面就与我们的内耳相连。好了,一个新的名字出来了--内耳。如果内耳有了毛病导致了听力下降,医生会说,你得的是感音神经性聋。呵呵,内耳啊长得就像我们看到的蜗牛。假象一下,把蜗牛的肉取出来,平铺拉直,里面有三条并排等长的管子。这三条管子里面充满了液体。其中一根管子的一端连着上面说的镫骨底面,予以一个好听的名字--前庭窗;一端有一层膜盖着,我们称为圆窗。这两个管子的中间夹着一根管子,我们叫他膜蜗管,呵呵声音的转换结构就长在这里面哦!
声音先由前庭窗推进去,一直往里面传递,到了管子的末端,又通过一个小孔转到另外一个管子里,一直传到了这个管子的末端--圆窗。想象一下,两个并列的管子里的液体的流向却相反,一定会引起夹在中间的管子里的液体产生摆动啊。这个管子里面飘着一层薄薄的膜;膜的上面长满了听毛细胞。细胞上面的毛毛向前摆动,而毛毛上面还有一层盖膜会因为惯性而相反的摆动。这样,盖膜与毛毛之间因为位移而产生的微弱的生物电流信号经听神经传到大脑里面,再经过大脑的分析加工,我们就对声音有了认识和记忆了。我说这是一个拉长平铺的假象的管子,那蜗牛的肉头是很粗的,末尾是很细的。那么粗的地方就负责感受高频率的声音,细的位置就感受很粗很浑厚的声音了。不同的部位的损伤,会引起相应频率的声音损失。其不同部位损伤,究其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病因不同,治疗手段也会有差异。所以正确的诊断很重要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