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拇外翻?
拇外翻(即大脚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部最常见的病变之一。一般认为拇趾向外偏斜超过15°就是拇外翻畸形。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超过此角度而没有症状,而另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角度虽然不到15°,却有拇囊部位的疼痛。拇外翻后,足的形态改变,影响到足的美观,不易选择到一双合适的鞋。但更为重要的是拇外翻后足部结构的改变和继发的疼痛对足基本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拇外翻的发生几率有多高?
在文献中报道的拇外翻发病率从2%~50%,差别很大。1990年美国国家卫生中心统计,拇外翻的发生率为5.1%。Myerson认为约为7%。男女发生拇外翻的比率为1:9~15。简单的说,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患拇外翻。
拇外翻是怎样产生的?
1、拇外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穿高跟尖头鞋。尖头鞋的前部呈三角形,高跟站立时迫使足前部强塞入一个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又因鞋面的皮革缺乏弹性,拇趾被迫外翻,小趾则内翻。由于鞋跟较高,又容易使牵引拇趾背伸的拇长伸肌腱滑向外侧,成为使拇趾外翻的挛引力,增加了外翻的发生率。
2、遗传。很多拇外翻的患者有家族病史,根据众多足踝外科医生的统计发现,大约5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出现了拇外翻畸形。
3、足结构异常。例如,前足或拇趾的旋前、第1跖骨头关节面倾斜、扁平足、,第1跖骨过长、第1跖骨内翻等。
4、其他原因:创伤导致拇趾跖趾关节内侧软组织结构的松弛,关节肌力不平衡,引起拇外翻。全身性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变破坏了关节软组织和骨的结构,失去正常的平衡结构,在足的其它畸形力量以及外部力量如鞋的作用下,发生拇外翻畸形。医源性因素,如医生不恰当的将第二趾切除后,拇趾无阻挡,在外力挤压下,可加重或引起拇外翻。内测籽骨切除后造成跖趾关节软组织肌力不平衡,也可引起拇外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