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的尴尬事】
很多正常分娩后的妈妈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就是在咳嗽、大笑、跑跳后会出现尿液不自觉地流出的现象。这也成为一些准妈妈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之一。这种产后的“尿失禁”是怎么发生的呢?它是否真的与分娩有关呢?是否剖宫产就能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呢?如果已经出现这种症状,改如何来改善呢?
原因究底
与自然分娩有关
经阴道分娩时,当胎头遇到盆底肌肉的阻力时,随着胎儿的下降,胎头对盆底组织产生机械压迫和扩张,使这些肌肉神经被牵拉和损伤,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分离,使阴道分娩后盆底肌收缩力量减弱,尿道关闭压降低和有效尿道长度缩短而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可以说,这种产后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确实与正常分娩有一定的关系。
剖宫产同样可能引发尿失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报道,45岁到65岁的妇女22%~53%患有压力性尿失禁,17岁到25岁的未产妇中5%~15%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由此可见,这种症状并不与正常分娩有绝对的关系。
即便是选择剖宫产,也可能会有此类症状的发生。
真正原因大揭秘
正常女性尿控机制是由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群、结缔组织和神经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完成的,是结构与功能协调关系的体现,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状态。
这些复杂的结构犹如一张“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导致产后“尿失禁”。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很有必要
在怀孕期间,由于增大的子宫上推膀胱,使膀胱尿道位置上升,膀胱颈呈漏斗状,同时由于增大子宫的压迫,膀胱容量减小,这些结构功能的变化为产后的尿失禁打下了伏笔。所以,对于产后妈妈们来说,不管是正常分娩还是剖宫产,及时做盆底功能训练是很必要的。
何为盆底功能训练
盆底功能训练的目的在于加强盆底肌肉及尿道周围肌肉的张力,改善近端尿道及膀胱颈周围的支撑,以避免或减轻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最常见的盆底功能训练操
所谓的盆底功能训练操就是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肉进行重复、有节律的、选择性地盆底肌肉自主收缩和放松,以恢复衰弱的盆底肌,加强控尿能力。
每次进行3秒钟后放松,连续15分钟,4~6周1个疗程。
国外专家Wilson等研究表明接受盆底肌肉训练产后一年发生尿失禁明显少于未经过训练的妇女。特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进行。产后妈妈可以选择睡前、看电视时,甚至在排队等候的时候,都可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通常采用的三种仪器辅助治疗方式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训练技术,通过不易被觉察的肌肉生理给视觉或听觉信号,并反馈给患者,使患者确实感觉到肌肉运动,并学会如何改变和控制生理过程。
电刺激治疗
需在医院通过电刺激治疗仪器进行。
通过放置在肛门或阴道内的探头传递不同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增加盆底肌强度及力量,加强对尿道和膀胱颈的支撑,增加尿道关闭压,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磁场刺激治疗
也需在医院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治疗。
通过磁脉冲刺激会阴周围组织,引起盆底肌肉收缩达到治疗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