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如果被确诊为垂体瘤,会引起患者本身及其家人的极大恐慌,这是因为病人及其家人并不具备很多的医疗知识,认为,有瘤子了,就要切除才是正确的方法。
很多医生见"瘤"就切,不规范的治疗所带来的后果比瘤子本身更"可怕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大夫介绍,相关文献中统计,垂体瘤的发病率非常高,在正常人群种约占10%.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更高。据相关资料显示,非选择性的尸检结果发现,垂体瘤的发病率可达25%.垂体瘤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更多见,可能是由于女性对于月经变化比较敏感,就医后更容易发现的缘故
出现以下症状应该及时就诊
第一,女性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泌乳、不孕等情况应该先到妇产科就诊,查垂体激素
第二,如果男性性功能下降,应该先到男科就诊,排查是否患有垂体瘤的情况
第三,成年人如果出现肢体明显变粗、口唇厚、鼻形增大,体重不明原因上升、视力不明原因下降等情况均提示脑垂体疾患的可能,应该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者神经外科就诊,做垂体功能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垂体功能检查结果大于正常值不一定就是垂体瘤。检查前吃早餐,运动或者前天晚上有夫妻生活都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做垂体瘤检查前一定要注意空腹,前天晚上禁止夫妻生活,检查前先休息半个小时
这些情况下的垂体瘤不需要治疗
很多的垂体瘤,只要根据医生的叮嘱定期复查即可。"垂体瘤是否需要治疗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垂体功能是否正常;二是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大小,0.5厘米以上的垂体瘤才考虑手术治疗
能观察尽量不手术
见瘤就切,年纪太大,不能切,就用伽马刀,这是目前垂体瘤治疗普遍存在的误区。但是盲目手术,如果肿瘤切除不彻底,不仅有复发的可能,而且复发后的手术难度将会增大。临床上不乏一些患者根本不需要手术,结果盲目接受手术等外科处理,最终导致全垂体功能低下,得不偿失
垂体瘤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疗等,但是垂体瘤也分有很多种类型。何种类型的垂体瘤,该采何种治疗手段应该由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和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判断。比如泌乳素型垂体瘤,应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副作用大,或者手术可以将瘤体切除干净的才考虑手术。总之,垂体瘤治疗总的原则应该是先评估肿瘤性质,再确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必须维持终身吗?是否影响生育
一般得先服用药物4-5年,再根据肿瘤的变化来决定。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然而,吃药并不影响怀孕,但如果疗程拖得太长,经过有经验的神经外科专家评估,认为手术不影响正常垂体功能,同时有较大的机会全切除也可考虑手术。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可能会使垂体瘤增大,因此孕期一定要严密监查垂体瘤的生长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