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斜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同样表现为眼睛向外偏斜,但病因及治疗却存在许多不同。许多孩子患有外斜视的家长都非常迫切的希望了解相关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归纳、总结了一些在儿童中比较多见的外斜视类型(一些极少见类型我们未收录),供家长参考。但对儿童外斜视的诊断、治疗是需要丰富的儿童眼科、眼肌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完成的,希望家长如果怀疑或发现孩子外斜一定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一、先天性外斜视
一般是生后一岁以内发生,临床并不十分多见,病因尚不明确。外斜角度大,并且表现为交替性、恒定性,眼球运动基本正常,可以合并其他类型的斜视。
【治疗】首先要散瞳检影验光,没有明显屈光不正可以不配眼镜,但如果有单眼弱视要先治疗弱视,使双眼视力基本均衡。手术最好在12-18个月时施行,2岁后再手术融合几乎就不能形成了。
二、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最为多见,主要是因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平均发病年龄在4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斜视程度随注视距离、注意力强弱、视疲劳状态等变化。患儿视力大部分均为正常。一部分患儿在户外阳光下有畏光的表现(闭上一眼)。可以合并其他类型的斜视。
【治疗】首先应检查患儿的屈光状态,如果有近视应戴近视眼镜来刺激调节,有利于眼位维持正位。对小度数外斜视,在等待手术期间可以配戴三棱镜使双眼感觉舒适一些。还可以进行正位视训练-脱抑制、增强运动融合范围等。手术年龄一般以4-6岁为宜,如果斜视大于15三棱镜度,运动融合有损害,近立体视大于60'就要尽早手术。
三、恒定性外斜视
一般由间歇性外斜失代偿而转变为恒定性外斜视,临床也比较常见。发病原因目前不十分清楚,主要受集合与分开功能之间的平衡失调以及机械和解剖因素的影响。外斜角度大并且相对稳定,一般视力(或矫正视力)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合并单眼弱视。恒定性外斜视可合并其他类型斜视同时存在。
【治疗】首先检查屈光状态,有屈光不正及弱视要及时矫正。对双眼视力均衡、可交替注视的患儿应及时手术,对有弱视的孩子则要在弱视治疗后手术。
四、知觉性外斜视
由于存在感觉性缺陷,引起单眼视力低下,使融合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类斜视。一般有一眼的视力低于0.1,注视功能丧失。外斜角度比较大,并且可以合并其他类型斜视同时存在。
【治疗】由于儿童发生此种外斜视后基本不可能再形成双眼单视功能,所以手术时间可以适当延后(但要考虑儿童心理健康因素)。
五、连续性外斜视
指内斜视自发或术后发生的外斜视。与双眼融合功能不足有关。
【治疗】外斜程度较重者一般选择手术治疗,如果外斜较小,可以选择配戴压贴三棱镜,但应定期复查,观察斜视度。
六、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有完全麻痹和不完全麻痹两种,表现也有一定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患眼上睑下垂(不完全麻痹者可无上睑下垂)、大角度外斜视、内转受限、患眼弱视(有些可无弱视)等。
【治疗】对此类外斜最主要的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时间可以适当延迟(但要考虑儿童心理健康因素)。
七、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有一部分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患儿表现为外斜视,先天性居多。一般认为是肌肉筋膜发育异常或由异常神经支配引起。患眼内转受限,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缩小;外转时睑裂开大,眼球可急速的上转或下转。部分患儿有面转向患侧的代偿头位。
【治疗】矫正屈光不正,如有弱视先治疗弱视。部分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如果向正前方注视时眼位正位原则上不手术,如果斜视明显、代偿头位明显等情况则考虑手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快速发展,家长朋友对孩子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加强,外斜视是一种对孩子眼部健康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不止涉及到视力、高级视功能等单纯的眼科范畴,同时也涉及到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建立等更加复杂的方面,所以我们建议定期的为儿童进行眼部检查是最佳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