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以足跟疼痛为主,是发生于’扣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跟痛症常伴有跟骨骨刺,但也可无骨刺。跟骨骨刺与跟痛症没有必然平行关系。跟痛症实际上是跟骨的骨膜及周围纤维组织损伤造成无菌性炎症。
1、发病机制
正常人足底不是平的。足底中部向上呈弓形凹陷。从前向后的弓形称纵弓,从内向外的弓形称横弓。足底的弓形结构使人体负重时足部具有弹性。足的纵弓是由跖腱膜维持的。跖腱膜起自跟骨底面的结节,向前伸展,最后分成五股,分别止于五个足趾的趾骨上。
跖腱膜的深面有趾短屈肌附着。跖腱膜与足弓之间的关系犹如弦和弓。因此,人在站立、行走时跖腱膜受到强大牵拉力以维持足弓的正常结构。如此,跖腱膜在跟骨的附着点经常受到强大的牵拉力的作用,这一区域的跖腱膜及跟骨骨膜容易损伤。另外,跟骨结节也是足的负重点,人体重量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跟骨结节上,这也是它容易损伤的原因之一。
中老年人跖腱膜弹性减弱,跟骨骨质疏松,是易患此病的内因。突然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劳动是跟痛症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鞋底过硬时也易造成跟痛症。足跟是人体负重的集中区,足跟损伤后周围软组织可出现炎症反应。因足跟周围软组织坚韧,疼痛较重。软组织损伤后再负重可进一步加重损伤。因此,跟痛症可持续数月之久。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
检查时,跟骨底面有局限性压痛。严重者足跟软组织可发红及肿胀,压痛范围扩大。
X线检查在跟骨底可见到骨刺。有的病人无骨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多数病人有跟骨骨质疏松。
3、治疗
跟痛症病人行走困难,很多病人病史较长,影响病人日常生活,特别是对老年人影响更大,部分病人疼痛可迁延、漫长。积极正规地治疗能有效控制疼痛,首先选择保守治疗。
①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少走路,为损伤愈合创造条件。必须行走时足跟部要垫厚软垫,减少对足跟的损伤。有一种市场有售的足跟垫,对跟痛症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足跟垫一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二来其形状与足跟底部的形状密切契合,可以增加足底的负重面积,减小对足跟的压强,减小对足跟的刺激。
②热水泡脚、局部理疗、热敷等方法:患者应坚持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也可以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效果可能更好,但难以每天坚持。
③外用药物,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方便的治疗方法。常用疗效较好的外用擦剂有骨友灵、伤痛一喷灵、正红花油、扶他林乳胶剂等,另外外用贴到膏药如奇正消痛贴、伤湿止痛膏等效果都不错。使用外用药物要注意使用方法。用药之前,应先用温水泡脚,然后使用擦剂或膏药。擦剂涂药范围应大于疼痛范围。用药后要按摩一段时间。
④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疼痛重的跟痛症患者可口服消炎止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消炎痛及布洛芬价格便宜,疗效好。部分病人用药后感上腹部不适,但饭后服药可避免或减轻对胃的刺激。
⑤封闭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的病人可用封闭法治疗。用氢化考的松局部痛点注射,一般止痛效果均好。足跟皮肤质韧,注射时本身疼痛较重,并有感染的可能。因此,跟痛症患者应先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再封闭治疗。
4、预防
跟痛症在中老年人发病是很普遍的,给他们干添了很多痛苦。因此,中老年人应注意预防跟痛症的发生。中老年人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坚持每天散步,使双足能经常得到锻炼。经常散步能使足的韧带保持弹性,跟骨骨质疏松得到改善,有助于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偶然一次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劳动容易患跟痛症。因此,除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外,要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需要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注意间断休息,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足部卫生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足的健康。
穿鞋要宽松,鞋底要有弹性、柔软,也可以预防性地在鞋中放置使用足跟垫。鞋底过薄容易损伤足部。
通过上述方法可望防止跟痛症的发生。对于已患跟痛症的病人有助于防止复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