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
食管癌系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其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正因为如此,一些食管癌可以早期发现并可完全治愈。对于吞咽不畅或有异物感的患者应尽早行胃镜检查以便发现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食管癌的病因目前并不完全清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膳食模式、营养状况、微量元素(钼等)的缺乏以及慢性黏膜的损伤等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食入含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污染真菌毒素以及亚硝胺、二级胺量较高的蔬菜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发生。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广东潮汕人有喝功夫茶习惯可能也与其食管癌的高发有关。
(胃镜检查时发现的食管癌形态)
关于食管癌的诊断
食管癌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部分患者有食管内异物感,或自食物通过时缓慢或有梗噎感。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进展期食管癌则常因咽下困难就诊,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发展,甚至完全不能进食。常伴有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病变晚期因长期摄食不足可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消瘦、恶病质,并可出现癌转移、压迫等并发症。如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肝转移引起的黄疸等症状。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并发穿孔时,还可引起纵隔脓肿、肺炎等。体检时上腹部偶可摸到质硬的腹部包块,或触到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由于治愈食管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凡年龄在5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要及时做胃镜检查。中晚期癌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易于检出;但早期癌临床无明显症状,病变局限,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确诊需要内镜和组织活检。同时也要注意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返流病以及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鉴别,以免误诊。
临床上有症状患者可疑食管癌,就应尽快去医院做果胃镜检查,如果胃镜看不到明显病变,那么就应该放心,可以排除食管癌。
(胃镜检查典型的食管癌)
(胃镜检查要力图发现早期癌)
(早期癌的检出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和采用染色活检技术)
关于食管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名词,泛指任何肿瘤的前驱病变,发现癌前病变进行治疗可防止食管癌的发生。病理学上又称不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是由上皮单纯性增生再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其中Ⅰ级不典型增生是指异型性上皮细胞占上皮层下1/3层,Ⅱ级不典型增生是指异型性上皮细胞占上皮层的下2/3层,Ⅲ级不典型增生是指异型性上皮细胞累及上皮全层。Ⅲ级不典型增生又称上皮内瘤变或称原位癌,进一步可发展为浸润癌。由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高,故临床工作中常将Ⅱ、Ⅲ不典型增生视为癌前病变,又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可进行局部切除,内镜治疗常可完全治愈。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溃疡或糜烂、肿瘤样病变,应该去医院在检查胃镜的同时,需要做病理活检,即在内镜下钳夹一点点组织做病理化验,以评估期是否为食管癌前病变或早期癌,或确定病变是否要随访复查,以便获得最及时的治疗。
(癌前病变内镜下碘染色不著色)
(内镜下病理活检发现癌细胞可确诊)
关于食管癌的治疗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改善食管癌的预后。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癌可采用内镜下剥离切除或局部手术切除,但必须要进行超声内镜评估,并对切除组织通过仔细的病理学检查确定是否内镜下切除干净。如果无黏膜下浸润者可无需化疗。如果切缘不干净还需要补做外科手术,并配合化疗或放疗。中晚期癌强调以手术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方案。其中上段食管癌因靠近咽喉部,外科手术困难,主张以放疗配合化疗为主;中下段食管癌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化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如果食管癌已届晚期引起明显食管狭窄而不适合外科手术切除者,也可放置食管支架以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同时通过化疗、免疫、中医等方法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