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有些人觉得对预防没有信心,觉得预防没有用处。其实,中风的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因为,一旦发生中风以后,很难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所以或多或少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发生中风以后,再发的风险是正常的9倍左右,因此,中风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第二个误区用一些保健品来代替正常的预防手段。经常在门诊听患者说,我的女儿或者儿子给我买一些保健品。其实用保健品来代替正规预防手段,危害是很大的。因为保健品它是治疗的辅助品,不应该作为一个主要的预防手段。
第三类的误区是容易把预防当做突击行为。北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定期输液,每次输两瓶液,这个危害是很大的。因为预防是持久的东西,绝不能靠突击,而且定期输液的方式对病人是百害而无一利。定期输液本身有一些害处,第一个是药物在体内只起作用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药物的半衰期有的按小时算,有的按分钟算,没有一个药能维持很长时间。第二从医疗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基本原则,能口服的药不肌注,能肌注的药物不静点,因为静点的药物对人的危害很大。第三个方面,网友可能也发现,在不同的医院输的药都不一样,不可能什么药输进去都管用。第四所有的药物都是有不良反应。第五,如果大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输液上,平时的预防可能会放松,这样对病人带来更大的伤害,不同意网友用这种方式。
第四个主要误区把预防更多寄托在药品上,忽视了行为学的改变,不良习惯或者饮食的改变。有时候单纯行为学的改变比药物起的作用还大。所以预防是一个综合措施,绝不能寄托在一个神奇的药物上,没有灵丹妙药,要综合起来,要重视,要规范,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第五个误区是把中风的防治放到了各种广告所宣传的药品上,或略了基本的治疗。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清理虚假广告,中风的广告也是被清理的之列,虚假广告的基本识别方式很简单,只要广告里面发现有根治,有打保票,多长时间一定能好,有让你感觉很夸张的词,比如可以激活脑细胞,可以恢复脑细胞,出现这种词几乎都是虚假广告。在我们国家广告法里有明确的规定,处方药是不可以在公众面前做广告,如果在公众面前做广告,所有的药物都不是医生首先选择药物,不是一线用药,都是辅助用药,绝不会有很大的治疗作用。一线用药都不允许在公众媒体上做广告,因此在媒体做广告都是保健品或者非处方药。
第六个误区是常听患者提的要求是用“最好”的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脑中风需要综合治疗,并且非常强调时间窗对治疗手段的影响,如对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在发病3~6小时内可溶栓治疗,而到了48小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康复治疗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尽早就医规范治疗成为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而一些很便宜的药物,例如几分钱一颗的阿司匹林就能很好地预防中风,其效果丝毫不差于几十块一颗的一些昂贵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