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硬膜外血肿(posterior fossa epidural hematoma, PFEDH)是颅脑创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血肿,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
致伤原因 坠落伤、车祸伤、打击伤等。
部位 均为枕顶部或枕部直接暴力致伤。
临床表现 后颅窝血肿的典型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小脑、脑干和后组颅神经体征。CT、MRI应用后,典型病例已不多见。单纯的PFEDH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殊性,除非伴有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伴有严重的幕上脑挫裂伤并血肿,常常仅表现为头痛或伴有呕吐,神经系统很少有阳性体征发现到。故凡枕部外伤后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神志障碍,枕部头皮损伤改变,头颅X线摄片示枕骨骨折均应考虑PFEDH的诊断,争取及早行CT、MRI检查。特别强调枕部外伤及枕骨骨折在诊断PFEDH中的特殊地位。
头颅MRI扫描及头颅X线片可见 骑跨型硬膜外血肿,幕下硬膜外血肿(伴有小脑内血肿),并发对冲性额、颞、顶脑挫裂伤或同时伴有血肿,伴有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轻度阻塞性脑积水等。行头颅X线平片检查,可见有枕骨骨折。
发病率与病死率 PFEDH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4%~5.8%,约占全部硬膜外血肿的3.4%,占全部后颅窝血肿的75%。 CT问世前PFEDH的诊断比较困难,预后较为凶险,病死率在40%以上,应用CT、MRI后病死率明显下降。
血肿“年龄” 有报道按受伤到确诊时间将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分为急性(24 h以内),亚急性(2~7 d),慢性(8 d以上)。有人认为PFEDH与幕上硬膜外血肿不同,多为横窦表面渗血或骨折处板障,硬膜表面渗血所致,出血相对较慢,以亚急性发病较为多见。我们认为,由于CT、MRI检查的广泛应用,以及对PFEDH的提高警惕,绝大部分病例可及时扫描检查,因而急性血肿早期得以诊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较小的PFEDH。
治疗 CT、MRI应用前认为所有的PFEDH均应手术清除血肿。随着CT、MRI扫描的广泛应用,现在PFEDH能得到早期诊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较小的PFEDH,我们认为,完全位于横窦以下的血肿量小于12 mL的PFEDH和血肿量小于20 mL的骑跨型硬膜外血肿,临床症状和体征平稳,头颅CT、MRI检查四脑室和脑干池无明显受压移位,无其他脑合并伤,可在做好手术准备和临床严密观察及CT、MRI监测下保守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