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年龄较广,文献报告最小的发病年龄为10岁,最大的为89岁,但多数发病年龄为中、老年人,有人统计平均为51岁。当20~40岁出现三叉神经痛应多考虑为多发性硬化致桥脑脱髓鞘损害。女性发病稍高于男性,一般认为男女之比为2∶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卡巴咪嗪、痛痉宁,是目前认为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好的药物。治疗开始口服0.1~0.2克 ,每日1~2次。逐渐加量,直到疼痛消失,维持2周左右,再逐渐减量。一般每日用量0.4~0.6克,最大剂量不超过1.2克/日。
2、苯妥英钠:成人开始治疗每次0.1克,每日3次口服,逐渐增量,最大不超过0.8克/日,待疼痛消失一周后再逐渐减 量。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0.125~0.25克,每日总量不超过0.5克,临时用等渗盐水溶解后应用。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共济 失调。
3、氨苯氨丁酸:可作为以上两种药物的替代药物。剂量为每次10毫克,每日3次,逐日加量至每日60~80毫克。副作用 有嗜睡、恶心或呕吐。
4、氯硝安定:口服开始剂量为1毫克/日,分3次口服,即可产生治疗效应,而后每三日调整药量0.5~1毫克,直至有满 意的治疗作用,维持剂量为3~12毫克/日。此药个体差异大,最大可达20毫克/天。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5、唛酚生:口服每次1克,每日3次,如能耐受,渐增每次3克,每日3~5次,至疼痛消失。或将4克唛酚生溶于5%葡萄 糖500毫升中,于12小时滴完,用药2~3天疼痛缓解后改为口服。
6、维生素B12:用法每次100微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10天,改为每周2~3 次,持续3周。一般常与卡马西平或 苯妥英钠合用。
7、山莨菪碱:即“6542”,口服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肌注每次10毫克,每日2~3 次,疼痛减轻后改为10毫克, 每日1次。
8、七叶莲:每次3片,每日4次。肌注每次4毫升,每日1~2次。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9、毛冬青:每次2~4片,每日3次。症状严重者可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
二、封闭疗法。
将无水酒精或其他化学药物直接注入到三叉神经的周围支、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内,使注射部位神经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致使该神经分布区域内感觉丧失,从而消除疾病。封闭疗法最常用的药物是无水酒精,其次是甘油、维生素B12、强地松龙等。穿刺部位选择相应的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区域的固定穿刺点,如第一支的眶上孔、第二支的眶下孔、第三支的颏孔。经药物、酒精封闭等综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而身体条件又允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目前手术治疗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
2、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为目前的首选术式;
3、延髓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仅适用于个别伴有严重的第一支痛或在双侧三叉神经痛时选一侧行此手术;
4、半月神经节及后根减压术;
5、适用于患第一支痛的年轻人或双侧三叉神经痛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