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雄激素血症8例
杨燕彬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130051)
刘臣 葛敏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41)
关键词:高雄激素血症:中医药疗法: 病案
doi: 文章编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刘臣
临床见月经不调或闭经的患者,查激素六项常有睾酮升高,诊治8例,20岁以内1例,21岁至25岁3例,26岁以上者4例。病程1年以内2例,2至5年4例,5年以上2例。我们按阴虚血瘀挟湿热及阳虚血瘀挟痰湿进行辩证施治,其中阴虚血瘀挟湿热者5例,阳虚血瘀挟痰湿者3例。治疗后月经大致正常者4例,月经较前有好转,断续而行者3例,无效1例,睾酮恢复正常3例,报告3例如下。
例1 女,35岁,2003年3月11日初诊。月经错后量极少近一年,近期已3月余未行,手足心烦热难耐,口干咽燥,睡眠差梦繁多,烦躁易怒,尿黄,查激素六项睾酮升高,面色红赤,胡须及体毛较重,服用中西药物治疗后效不佳,舌质暗红少苔,弦弦细略数。证属阴虚血瘀,治予养阴清热,化瘀通经,处方:青蒿20g,地骨皮20g,龟版20 g(先煎),黄精20 g,丹参30 g,龙眼肉20 g,旱莲草20 g,女贞子20 g,柴胡15 g,当归20 g,桃仁20 g,赤芍15 g,川芎15 g,楮实子15 g,土茯苓30 g,日1剂,水煎服。以此方为主加减治疗3月余,月经已如期而行,量色可,睡眠良好,面赤不著,胡须体毛见少,查睾酮已降至正常,随访多次病情无变化。
例2 女,36岁,2009年6月27日初诊。于5年前出现月经后错数周,渐至数月或半年不行,量渐少色暗,带下量多色黄,周身i重乏力,于3年前起应用人工周期方可少许行经,曾查激素六项睾酮偏高。近期汗出较多,手足心热,头晕头痛,血压常偏高,心慌气短,睡眠不佳,烦躁易怒,上腹隐痛,返酸,腰膝i重疼痛,尿黄尿路灼热,大便溏,颜面眼睑下肢肿胀,面红赤,舌质紫暗少许黄苔,脉弦细。证属阴虚血瘀,挟有湿热,方用养阴清热,化瘀利湿法,处方:旱莲草20 g,女贞子20 g,牡蛎30 g(先煎),益母草30 g,白薇20 g,川牛膝30 g,路路通30 g,土茯苓30 g,柴胡15 g,香附20 g,黄芪20 g,日1剂水煎服。服用10剂,手足心热尿黄,浮肿减轻,睡眠好转,黄带减少。换活血化瘀通经法,处方:当归20 g,桃仁20 g,红花15 g,枳壳15 g,赤芍15 g,柴胡15 g,川芎15 g,川牛膝30 g,丹参30 g,苏木10 g,泽兰10 g,王不留30 g,水煎服。服用3剂,月经已行,色暗,量尚可。其后以上两方交替加减应用,月经已40日左右一行,浮肿不著。
例3 女,17岁,2011年2月12日初诊。13岁月经初潮后即3至5月一行,经量极少色暗,带下量多色白,常便溏,体胖多痰,手足凉冷,面发部多油脂,轻度丘疹型痤疮,胡须浓重,体毛多,舌淡紫苔白腻,脉弦细。证属阳虚血瘀,挟有痰湿,予温阳化瘀,除湿止带法,处方:菟丝子30 g,淫羊藿30 g,桂枝15 g,黄芪20 g,苍术15g,山药20 g,薏苡仁30 g,陈皮15 g,柴胡15 g,芥穗15 g,土茯苓30 g,当归20 g,白术20 g,茯苓30 g,日1剂,水煎服。服用7剂后带下减少,手足凉减轻。改活血通经法方:当归20 g,川芎15 g,红花10 g,赤芍15 g,枳壳15 g,柴胡10 g,川牛膝30 g,丹参30 g,路路通10 g,王不留30 g,桂枝10 g,苏木15 g,服用3剂月经已行,量较前增多,色暗。然后以上两方按月经周期交替加减服用,月经在30至40天一行。
按:高雄激素血症的形成与卵巢间质泡沫细胞增生症及分泌雄激素的肿瘤或肾上腺21-羟化酶缺陷症、皮质醇增生症、肾上腺肿瘤等有关[1],其发生与神经内分泌代谢网络失调相关,临床常表现为多毛、月经紊乱、不孕等。目前此类病人增多,并难以查出确切病因,考虑是否与饮食、情绪因素影响较大。西医治疗的目的在于抑制雄激素的产生或抗雄激素,控制体重减少或控制多毛,中医病因病机多为肾虚,有肾阴虚及肾阳虚,可兼有痰湿或痰热及气滞血瘀等。我们临床常以阴虚血瘀挟湿热及阳虚血瘀挟痰湿进行分型证治,阴虚血瘀者以二至丸、青蒿鳖甲汤养阴清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常选用鳖甲、龟板、牡蛎、大贝等养阴同时软坚散结,带下色黄者,配合应用止带汤,阳虚血瘀者常以二仙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配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建宇,李富旺,张雷等.不孕不育诊疗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98~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