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血液中,有一种血细胞有神奇的复制和增值作用,它是血细胞的种子,即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遗传病及中晚期恶性实体瘤的有效手段。
由于人体血液造血干细胞为数极少,而且集中于骨髓之中,因此早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是骨髓移植。但是骨髓移植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因为骨髓免疫排斥反应很强,因此对白细胞抗原( HLA )相配要求极高。其配型相合的概率在同胞兄妹中为 25% ,在非亲属之间为 5 万到 10 万分之一。因此,实际能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很少。
令人高兴的是,新生婴儿脐带血中包含着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在挽救白血病儿童和其他免疫系统损害病人的生命上,脐带血移植可与骨髓移植相媲美。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脐带血与骨髓移植的 5 年生存率均相同;对恶性疾病是 50% ,非恶性疾病是 85% 。更重要的是,脐带血对于供体和受体间的相配条件要求更低。更不容易引发严重的排斥反应。
自从1998 年,第一例脐带血移植成功后,世界各地的医生纷纷尝试用脐带血移植代替骨髓移植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因此为孩子适当的保存脐带血干细胞,将有很大的益处。
一、脐血干细胞 脐血又称胎盘血或脐带血,是胎儿出生时脐带内和胎盘近胎儿一侧血管内的血液。其中,脐血干细胞是脐血中的一种具有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并能在特定因素的影响或诱导下,向各种细胞或组织分化。目前的研究中,脐血中的造血干/祖细胞主要用于血液病的治疗,包括白血病、淋巴癌、贫血等。并且由于脐带血中所含干细胞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配型上相对容易许多,尤其在家人中间几率更高。
1、脐血造血干/祖细胞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或复制能力,能保持干细胞数量恒定,并能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祖细胞及成熟细胞。CD34抗原是分离纯化HSCs/HPCs的主要标志,脐血中的CD34+细胞群在数量、质量和增殖能力方面均高于骨髓和外周血,说明脐血中的HSCs/HPCs具有更原始、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
2、脐血非造血干细胞 脐血中除含有造血干/祖细胞外,还含有其他多种非造血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内皮前体细胞和非限制性体干细胞等。脐血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具备自我扩增和多向分化性,这些细胞经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等,具有应用到组织修复、基因治疗载体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植等方面的潜力。
二、脐血干细胞的保存 婴儿出生后,留在脐带及胎盘内的血就是脐带血。自古以来,这些血被当成废物丢弃,目前采集脐带血的方式是:婴儿出生后,脐带接扎,剪断,婴儿由助产护士、擦洗、包裹、护理的同时,既可从脐带血(体内采集),也可待胎盘娩出后再采集(体外采集)。两种方法采集量均可在80ml 左右。
脐血采集不会对婴儿和母体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只是将原来作为废弃物的脐血收集下来。但应注意的一点是,采集后的脐血应于 24 小时之内进行处理,运送过程中应避免紫外线照射及剧烈震荡,以充分保持细胞的活性。保存者应在产前提前与医院及脐血库联络,以保证脐血的及时、顺利采集。
1、脐血干细胞的贮存 目前关于脐血干细胞的贮存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快速冷却非晶态固化,即采用快速或超快速的冷却方法,使样品能在无毒的低浓度下实现玻璃样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研究证实,脐血干细胞也可用玻璃化法冻存。另一种是慢速冷却法,是将采集的脐血置于含抗冻剂(通常为甘油或二甲亚砜)的冻存液中,程控降温至-80℃后,再将其置人液氮内,该方法相应的冷却速度较高,细胞内不易形成冰晶,从而对细胞内部的结构,特别是对细胞膜产生的损伤较小。通常脐血干细胞在-80℃的冰箱中做短期贮存,而在-196℃的液氮中可长期贮存,有研究表明,脐血干细胞于液氮冻存6个月、1年、2年,其细胞活性、回收率无显著变化。
2、脐血干细胞的复苏 通常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细胞,在40℃的水浴中进行快速解冻,离心后小心弃去上清液,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后可进行检测或培养。
自体脐血干细胞库就是保存婴儿的自体脐血干细胞。自体脐血采集后,一部分用作基因诊断,检测并记录下孩子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存在的基因缺陷,如携带的某种肿瘤或疾病的易感基因等,作为个人的“生物档案”保存下来,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提供保健咨询。剩余的脐血将低温保存,将来不但可以为婴儿自己所用,而且还可能为和该婴儿有关的亲属应用。
保存脐血就如同保存生命的种子,在将来的某一天,可用这种子使垂危的生命重新充满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