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头状膀胱癌(MPBC)是尿路上皮癌(UC)中罕见的类型。对于侵犯固有层的cT1期MPBC,许多泌尿外科医生推荐使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治疗,然而一些报道称常规的BCG膀胱内灌注也对该病有效。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Willis等学者在The Journal of Urology杂志上报道了c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的最新治疗经验,指出早期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比常规BCG灌注的患者获益更大。
该研究纳入了1990年到2012年德克萨斯大学Anderson癌症中心的72名微乳头状膀胱癌患者,这些患者经尿道切除术后病理分期为 cT1N0M0。其中接受灌注治疗的有40人,早期根治性切除的有26人,随访的中位时间为55.5个月。整个肿瘤中微乳头区域小于25%的称为局灶病变。
结果显示,早期接受BCG灌注的患者中,肿瘤复发率和进展率更高,分别为75%和45%,其中有35%的患者发展为淋巴结转移。相比局灶性MPBC患者,广泛MPBC患者在BCG的灌注治疗中更易出现疾病进展。
而行早期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仅27%发现病理分期的升高,其中有20%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时这些患者生存情况更佳,其5年特异性生存率(DSS)为100%,而BCG灌注的患者为60%,复发后再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年DSS为62%。那些早期未行根治性切除而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预后情况最差,5年特异性生存率仅为24%,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
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相比,BCG灌注治疗患者复发率与进展率更高,5年特异性生存率也较低。BCG灌注效果差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是灌注组中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35%),这提示了c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的侵袭性比一般的cT1期尿路上皮癌更高;二是微乳头状膀胱癌本身会使得病理分期升级。第三可能存在未知因素导致BCG对微乳头状膀胱癌无效,但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一些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的患者可能会从BCG膀胱内灌注中获益,但那些早期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病人生存情况更好。早期接受BCG膀胱内灌注试验的患者在疾病复发尤其是进展之后,再行根治性切除的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对于c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推荐使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治疗,而如何采取保守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微乳头状膀胱癌(MPBC)是尿路上皮癌(UC)中罕见的类型。对于侵犯固有层的cT1期MPBC,许多泌尿外科医生推荐使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治疗,然而一些报道称常规的BCG膀胱内灌注也对该病有效。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Willis等学者在The Journal of Urology杂志上报道了c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的最新治疗经验,指出早期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比常规BCG灌注的患者获益更大。
该研究纳入了1990年到2012年德克萨斯大学Anderson癌症中心的72名微乳头状膀胱癌患者,这些患者经尿道切除术后病理分期为 cT1N0M0。其中接受灌注治疗的有40人,早期根治性切除的有26人,随访的中位时间为55.5个月。整个肿瘤中微乳头区域小于25%的称为局灶病变。
结果显示,早期接受BCG灌注的患者中,肿瘤复发率和进展率更高,分别为75%和45%,其中有35%的患者发展为淋巴结转移。相比局灶性MPBC患者,广泛MPBC患者在BCG的灌注治疗中更易出现疾病进展。
而行早期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仅27%发现病理分期的升高,其中有20%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时这些患者生存情况更佳,其5年特异性生存率(DSS)为100%,而BCG灌注的患者为60%,复发后再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年DSS为62%。那些早期未行根治性切除而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预后情况最差,5年特异性生存率仅为24%,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
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相比,BCG灌注治疗患者复发率与进展率更高,5年特异性生存率也较低。BCG灌注效果差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是灌注组中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35%),这提示了c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的侵袭性比一般的cT1期尿路上皮癌更高;二是微乳头状膀胱癌本身会使得病理分期升级。第三可能存在未知因素导致BCG对微乳头状膀胱癌无效,但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一些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的患者可能会从BCG膀胱内灌注中获益,但那些早期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病人生存情况更好。早期接受BCG膀胱内灌注试验的患者在疾病复发尤其是进展之后,再行根治性切除的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对于cT1期微乳头状膀胱癌,推荐使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治疗,而如何采取保守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