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专业上称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的方法是把从患者身上取下的一段正常血管,一端与升主动脉相连,另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远端侧相连,因为这种手术方法如同架桥,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使主动脉内的动脉血绕过了冠状动脉原来的狭窄血管段,直接通过“桥梁血管”到达狭窄远端的冠状动脉,使狭窄远端的冠脉血流恢复正常血流供血。
2、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心脏供血。由于心脏在运动时的血量需求增加,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不能提供必需的血量,出现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接受搭桥手术之后增加了心脏的供血,直接解决了心肌的供求矛盾,使心脏在运动时血量增加,不再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的目的,使冠心病患者的寿命延长,猝死率减少。
长期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必然发展成为缺血性心肌病,使心脏的收缩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低收缩状态。由于及时改善了心肌的供血,搭桥手术使心室的功能受到保护。手术治疗的好处同时还在于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充分享受生活,恢复工作能力,也使老年患者的退休生活充满活力。
3、冠脉搭桥手术的适应症:接受搭桥手术有一定的手术适应症,当病情发展到需要搭桥手术治疗时,应该尽早手术,最好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因为一旦心肌梗死发生,局部的心肌发生坏死,丧失了心肌收缩功能,在这样的区域不但已失去搭桥的意义,而且任何其他的治疗也都不能取得效果。
其次避免术前心肌缺血的时间过长,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使局部的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即使没有发生心肌梗死,这部分心肌的细胞活力和收缩功能也会下降,严重的可发展成缺血性心肌病。搭桥手术主要的原则示最大可能的改善心肌缺血,减少患者的风险。在选择治疗时要考虑到病变情况。
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主要适应征:
(1)左主干病变,狭窄病变大于50%。
(2)左前降支近段及左回旋支近段明显狭窄(≥70%以上)应选择搭桥手术。
(3)合并糖尿病的两支以上血管病变,尤其是两支血管病变伴有前降支近段狭窄。
(4)三支或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伴有左心功能减退,应行搭桥手术。
(5)单支血管病变尤其是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近段长段病变。
(6)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
(7)合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机械并发症如腱索断裂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或合并室壁瘤者。
(8)稳定型心绞痛内科治疗无效,不稳定性心绞痛;心梗后心绞痛;无Q波型心肌梗死。
(9)部分介入治疗失败或出现肋急性并发症者,如严重的冠脉损伤等。
(10)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再次搭桥手术。 总之:搭桥手术基本适应证是心肌缺血症状内科治疗未能控制的患者,一般而言病人症状严重缺血范围越大,狭窄程度越重,搭桥效果越好。
4、禁忌症: 若冠状动脉病变呈弥漫性远端冠状动脉无法搭桥手术,严重的心脑肺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创伤打击者为手术禁忌症。 ~
5、搭桥手术的方式种类: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用体外循环在心脏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搭桥手术。目的是外科医生获得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条件来完成在心脏血管上准确的吻合手术,但是使用体外循环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手术的死亡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与体外循环有关,另外麻醉和手术过程复杂,一次性耗材使用较多。
近十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开展了通过心脏不停跳和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方法来完成搭桥手术,即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手术(OPCAB)。这也是心脏稳定装置的不断改进与心脏外科手术完美结合的结果。它使心脏需要搭桥的一小部分保持极小的运动状态,而整个心脏的绝大部分在正常跳动和持续工作为全身供血,减少了心肌再灌注损伤,成功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和促进早期康复。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手术拓宽了冠脉搭桥手术的适应证。对于高危病人,尤其是伴有肺、肾、神经系统以及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更适合于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使原本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化,但对麻醉和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
这种方法使手术后的恢复过程更平稳顺利。较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更早的脱离呼吸机,缩短ICU病房和住院时间减少二次开胸止血的可能性。手术输血少。术后发生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减少。降低了神经系统,肾、肺等并发症,摒除了许多与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有关的并发症,降低了治疗费用。
6、常见的搭桥部位:(1)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主干、分岔前、后降支、左室后支(2)前降支系统:前降支中1/3处、第一或(和)第二对角支、中间支(3)回旋支系统:第一或(和)第二回旋支、后降支。
7、搭桥手术的血管移植物:
(1)常用的移植动脉血管桥是胸廓内动脉(ITA)(或称内乳动脉,IMA)、桡动脉(RA)、胃网膜右动脉(GEA)、 腹壁下动脉(IEA)、脾动脉等,采用动脉血管作为搭桥材料,其最大的优势是远期通畅率高,术后十年血管通畅率仍在90%左右,但操作要求比较高,动脉壁厚、内腔细、容易痉挛,而且长度有限
(2)常用的移植静脉血管桥是下肢的大隐静脉(LSV), 首选大隐静脉小腿部分,然后是大腿部分。如果大隐静脉过于粗大或严重静脉曲张应该弃而不用,否则容易产生涡流易形成血栓,此时可选用小隐静脉或上肢的贵要经脉。采用静脉血管作为搭桥材料,其优点是取材容易,手术迅速,静脉内径较大,易于吻合,手术死亡率低,血流通畅,近期手术效果好。
但是原来承受低压的静脉壁在充当搭桥手术中的移植血管桥需长期承受到动脉压力。血管壁易于变性,内膜增生,形成粥样硬化,管径狭窄,远期通畅率差。如果患者需要搭桥的血管桥数量较多,应联合应用动脉和静脉桥。常规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大隐静脉与右冠、回旋支吻合。
8、搭桥手术的高危因素:影响冠脉搭桥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病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全身主要脏器功能状况;另一方面是手术再血管化的完全程度。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心脏本身因素,如既往心脏手术史、心绞痛分级Ⅲ-Ⅳ级、既往的心肌梗死病史、急症手术以及左心室功能状况。而非心脏因素对术后中远期的影响更大,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衰竭以及术前左心功能严重受损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