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精神障碍诊疗活动中,特别是门诊,总会遇到一些患者疗效不好,分析原因,要么就是药物的剂量没有达到治疗量,要么就是疗程不够,尤其是药物快要起效的时候,患者等不得,要求医生换药。
最近遇到一女性患者,35岁,公务员。主诉:心慌、气短、烦躁不安1年余。诊断:广泛性焦虑症。在武汉几个大医院精神专科都就诊过,连中医也看过,几乎所有的抗抑郁抗焦虑药都服过,就是疗效不好。最近2个月,患者的一个朋友是我同事,介绍患者过来就诊。我看完病历后,不得不深思:每一种药物都服过,但是大部分药物服药没有超过2周,另外患者大部分药物虽然达到治疗量,但是没有达到最大量。
抱着试试看,我用博乐欣缓释剂从75mg开始加量,7天后加到150mg,症状无改善;2周后加到225mg,患者烦躁消除,但是仍然心慌、胸闷。患者不愿意坚持,又要去换药,说服后坚持。4周后还是没有大的改变,仍然心慌、胸闷,患者坚持不下了,坚决要求我换药,最后我要求患者再坚持,同时将药物加到300mg每天。8周后患者来复诊,症状全部消失,无心慌胸闷,自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感悟:
1、个体差异大,用药考虑到个体差异,敢于将药物用到最大量。
2、一定要足疗程,不能等不得。更不能被患者左右,随便换药,作为医生要有主见。
3、说服患者坚持需要技巧。
相关文章